宗馥莉又一次从娃哈哈辞职了,这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这位执掌娃哈哈一年半的"继承者"突然离场,让外界不禁发问,这场备受瞩目的接班之战,难道以"彻底失败"告终?
有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娃哈哈集团回应媒体,宗馥莉辞职属实,其实宗馥莉的离职并非偶然,而是多重矛盾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
自古豪门恩怨多,自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接班的过程就没有一天顺利过,集团内部的各种纷争不断,逼宫、辞职、清洗、遗产争夺。
前段时间宗馥莉的心腹被带走,最近又传出了宗馥莉被带走,虽然已经辟谣了,但是可能对她还是有影响的。
这是她的第二次辞职,上次是为了掌权,这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娃哈哈也进入了没有"宗家"的时代。
因为娃哈哈的规模实在太大了,老团队和经销商体系难以撼动,她推出的"娃小宗"也受到了限制。
再加上遗产纠纷和资金问题,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与其硬撑下去,不如先退出来,稳固自己的品牌和团队,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争取控制权。这并不是认输,而是选择另一条赛道继续战斗。
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现在用这个商标得全体股东点头才行,这让宗馥莉的品牌运营屡屡受限。
之前她想把300多个娃哈哈商标转到自己控股的公司,结果国资方说怕"国有资产流失",直接给拦了。
既然用老商标这么费劲,她干脆决定,从2026年开始,自己这边的"宏胜系"全用新品牌"娃小宗"。
企业内部的改革阻力可能是她离职最重要的原因。宗馥莉接任以来,推动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造触动了深层利益。
董事会重组引入年轻化新面孔、优化4000家中小经销商精简渠道、还取消了干股分红建立绩效导向体系,这些举措得罪了不少老员工。
而关停低效生产线、裁员降薪,引发了员工成立"维权委员会"诉讼维权的情况。
她想搞数字化转型、把总部搬到上海,都遭到了股东们的反对,而对宗庆后留下的"情义联销体"的改革,更让不少老经销商心生抵触。
后来"娃小宗"需要铺货的时候,曾经的合作伙伴大多都持观望的态度,导致新品铺货率仅8%。
再加上家里的遗产官司更是糟心。宗庆后走了之后,非婚生子女出来争遗产。
之前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宗馥莉对18亿美元资产冻结令的上诉,虽然宗馥莉拿到了父亲手里29.4%的娃哈哈股份,但天天跟官司耗着,她分身乏术,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管理公司。
集团内忧外患,她自己也说"对现状不满意",最终选择退出娃哈哈的核心管理层,目前,宗馥莉还是娃哈哈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宗馥莉辞职之后,娃哈哈之前推动的年轻化改革和供应链整合等将会因为她的离职而暂停。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复杂,宗馥莉的辞职将会导致娃哈哈集团的股权与控制权的博弈更加白热化。
近年来,娃哈哈面临着核心产品AD钙奶销售额下滑,纯净水市场份额下跌,以及渠道转型困难,线上销售占比低等问题。
而宗馥莉选择离场不是因为她彻底败了,也并不是她认输了,而是她转向了新的战场。
宗馥莉可能希望通过独立经营新品牌,摆脱原有企业的一些束缚,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其实她早就为"娃小宗"布下了棋局,宏胜集团在2025年2月至5月期间密集申请了45个"娃小宗"的商标,覆盖了食品、饮料、啤酒等全品类。
宏胜集团自2003年起便为娃哈哈提供代工服务,拥有完整的生态链,现在还花费10亿在西安新建了一个年产能80万吨的工厂,摆脱对娃哈哈代工的依赖。
宗馥莉为了去杜建英、内部博弈,在近期已经将娃哈哈旗下的多家公司变更为"宏盛"系相关品牌的企业了,还有业务和核心人员也全部转移到了她掌控的宏盛系了。
宏盛系已经几乎"掏空"了娃哈哈,除了品牌名,生产线代工、销售体系和公司核心全部已经掌控在宗馥莉手中。
她还打算投10万台智能冰柜到60万家小店,把渠道攥在自己手里,现在12个省的经销商已经改签合同,东北、西北的销售资源都归到宏胜这边了。
"娃小宗"的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已经正式上市了,以4元定价瞄准年轻群体,包装采用圆瓶配水墨画设计,强调"冷萃慢泡"工艺形成差异化。
放弃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的"娃哈哈",使用没有知名度的新品牌"娃小宗",对宗馥莉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虽然"娃小宗"现在虽然有产能有渠道,但是现在的无糖茶市场被东方树叶占了70%的份额,三得利、康师傅、果子熟了、统一等品牌也占据重要地位。
"娃小宗"作为后来者,新品牌上市三个月,销量才到预期的20%,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娃哈哈"是拥有近40年历史的国民品牌,品牌价值超900亿,而"娃小宗"是新品牌,面临着消费者认知和经销商抵触等挑战。
而且有很多的消费者并不看好"娃小宗",认为这个名字拗口而且有"山寨感",这让"娃小宗"难以替代"娃哈哈"。
而宗馥莉之前推出的KELLYONE品牌,在市场上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年销仅8万瓶最终停售,这也让外界对她运营新品牌的能力产生质疑,给"娃小宗"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娃小宗"成功了,就是开创了二代另立门户的新模式,但是如果失败了,娃哈哈的"宗氏时代"将会终结,甚至可能面临国资流失的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