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娇倩的谈话视频流传开后,网上很多人在议论。她聊到拍摄现场经常有工作人员猝死。她还说,有不少人在一天里只能休息几小时。长期没有足够的休息,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也许你只看见演员在荧幕前很亮眼,实际在幕后的人,环境很艰苦。
片场工作人员一天只休息三小时左右。
谁会想到有导演连着干了七天戏,刚准备在住处补觉时,却再也没醒过来?没有遭遇事故,也没有罹患病症,就是太累了。很多行业向往影视圈,但实际上,这里也一样累出人命。
戴娇倩在横店做造型的时候,听人说过各种类似的事情。有些组里,演完就有演员没了,也有导演没了。据她说,这种情况时不时就有,大家当作是习以为常。
横店基地的节奏非常紧张。
部分人以为拍戏就是背下台词、走到指定位置、演完戏便算。现场却完全不是这样。像横店那种地方,大家都像处在打仗一样,每分每秒都得抓紧。
她还说到了很多剧组,凌晨5点半或6点才收工,洗个澡回来,9点10点就要重新开工,真的几乎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
气候也很难熬。三伏天的时候,气温能有四十度。在这样的天气下,制作组的人得穿着很厚的衣服工作。
剧组里的人得一直注意力集中,不管身体多累。空气闷热,穿厚衣服,脑袋晕,可以想象都是什么状态。对普通工作者来说,睡不够六小时,身体就受不住了。可是这些人一年下来,天天只有三小时的睡眠。
演员有时候没自己的戏份,还能有机会歇口气。有活儿的幕后人呢,他们必须一直不停地忙碌。
演员们熬夜,反复拍摄,还有危险动作,他们挺不容易。可和幕后的人相比,演员的辛苦还是能被外界看到。工作人员付出的辛苦,基本没人注意。
一场夜里的戏,演员们演完先走了。剩下的人必须收拾现场,搬机器,忙到很晚,还得安排第二天场景。
演员休息多一点,幕后工作人员基本是无休。
这些幕后人没有高薪,没有受到关注,没有粉丝为他们发声。猝死事故多发生在制作人员中间,像导演、助理、摄影、灯光这些工种。
这几个问题绕不开,为什么大家要这样硬撑?为什么没有额外休息时间给他们?
直接原因和资金、进度有关。
现在拍剧,投资方一般要求越快越好。场地租金高,每多一天就多一份花销。演员、器材成本都很高。剧组要降低付出,推进速度很快,不管天气,不管身体,拼命赶工。
之前有制片人的话流传开了。只要项目开机,每一天都在不断花钱。压力全落在导演和幕后人身上,只能咬牙坚持。
人不像机器。有问题,机器可以修。人累垮了,只有生命做代价。
横店在圈里很有分量,很多人做影视的梦想都在这里。但在三伏天,环境非常难熬。气温高,演员们穿着古装,工作人员得抬器材、顾现场。有些人昏倒了,喝点藿香正气水又得继续干活。
大家说横店就是苦命的地方。这儿通宵打戏是常态。中暑、晕倒甚至猝死都叫"工作正常"。生命没什么价值。剧的成片出来,观众很开心,却很少有人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
不少剧组人员在极端环境下工作。极热、极冷、超时,他们就这样一天一天熬过去。有人倒下了,现场也只停一会儿,很快便恢复,剧必须继续拍。
现实情况到底值不值?戴娇倩最后说了,觉得命更值得。
这种情况其实不只是影视圈。医生手术,送餐骑手,写代码的也在加班。连轴转透支身体,这种状态已经很多行业都这样。
很多行业用身体去拼命工作。
钱和命摆在一起,有人选钱,有人觉得健康更重要。行业的名利,很多人看到了光鲜一面,看不到底层人的艰辛。
戴娇倩不只关心演员,她更多说到了那些没有名字的人。大家努力工作,也记得自己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场景,所有活在其中的人都很清楚。圈外的人不容易有机会体会。大家在选择自己的工作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进了剧组,真正的情况只有自己在其中才知道。
有点累了就歇歇,哪怕失去些机会,保住健康。幕后人员几乎很少有人被关注,但是所有剧出来,他们都付出了。工作现场没亮光,很多名字都不会被记住。命比其他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