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堆积如山,特朗普请求采购,中方亮明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2025-09-28 17:31  头条

苦求中国下单美国大豆无果后,特朗普发现情况不妙,中方近期买了至少10船大豆,但不是美国的。那么,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有多重要?特朗普又该如何应对?

9月份,正是美国大豆收获的季节,但是美国农民却一脸愁容,因为截至目前,中国的订单数量仍然为零。尽管在上个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希望中方将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增加三到四倍",并自信地宣称"美国大豆品质全球第一",但是40天过去了,中方依然不为所动,反而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大豆,这使得美国农民越来越焦急。

实际上,美国大豆和中国市场的关系,就是过去二三十年中美经贸关系的一个缩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从美国大量进口大豆,用于榨油和饲料,直接带动了美国中西部农业的发展。因此,对美国豆农来说,中国就是最大客户,直到2023年,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里,大约四分之一卖给了中国,年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可以说没有中国,就没有美国大豆产业的繁荣。

而今年中方之所以放弃美国的大豆,原因主要是特朗普掀起的这场关税大战。关税战让美国大豆直接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比如在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后,美国大豆的到岸价格比巴西大豆高出了约20%。再加上长达35天运输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几乎成了"高价货"。

更让美国难过的是,南美国家正在积极争抢中国的大豆订单。巴西大豆产量本就全球第一,中国还在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上投资,保障运输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份,巴西向中国供应了1049万吨,占中国进口数额的八成。

除了巴西以外,阿根廷也是抓住时机。当地时间9月22日,米莱政府暂时取消了大豆出口预扣税。这一政策刚落地,中国买家立刻下了至少10船的订单,每船大约6.5万吨。这么一来,美国豆农再一次错失销售黄金期。美国农业媒体直言,这是20年来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最晚的一年,市场形势"进入未知领域"。

这种"未知"对美国农民来讲,很可能就是灾难,因为大豆和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两大作物,价格波动直接决定农户收入。现在大豆库存高企,价格比两年前跌了四成以上,玉米更是跌了近一半。而种子、化肥、机械的成本还在高位,利润空间被挤得所剩无几,美国伊利诺伊、艾奥瓦和明尼苏达等核心产区的农民抱怨,今年几乎是最难熬的一年。美国大豆协会主席直接在媒体上喊话,中国市场对美国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实际上,美国大豆出口困难,已经不是单纯的农业困境,而是一条产业链的危机,美国农产品出口涉及4000多亿美元经济,背后牵动着物流、保险和金融等一系列行业。如今出口骤减,铁路货运和港口吞吐量下滑,卡车司机失业,地方经济跟着受挫。再往大了看,美国农村本来就人口流失严重、经济下行,现在又遇上这种情况,社会问题可能进一步激化。

而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当然坐不住,他需要安抚中西部农民,因为这里正是他的重要票仓。2016年和2024年的选举,他都靠农业州稳住了基本盘,如果现在豆农失去中国市场,收入锐减,怨气自然会集中到白宫头上。更别提美国明年就将举行中期选举,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共和党明年的处境可想而知。

但问题在于,美国现在的选择其实很有限,一是继续硬顶,希望中国最终会回头下单,但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二是调整政策,重启谈判,为农产品出口争取更多空间;三是寻求多元市场,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中国的体量。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已经说得很清楚,减少对中国依赖很难做到,中国对他们来说仍然至关重要。可现实是,中国有选择,美国没有。

总之,这场大豆之争再次说明了一个事实,中美经贸关系不是谁离不开谁,而是相互依存,但主动权逐渐倾向于中国,中国市场巨大,有全球化采购的选择,美国如果一意孤行,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最终只会伤害自己的产业。正如有学者所说,经济规律不会迁就政治口号,市场的选择才是最现实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