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承认他之前对中国制定的关税政策可能存在错误,而且美国还向中国释放出了谈判信号。
可不到24小时我国财政部长就抵达美国,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内部压力太大才做出的妥协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特朗普已公开表态之前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可能确实太过激,所以他考虑大幅度降低对华关税。这被认为是对中国发出了谈判信号。
4月24日,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现身中国香港,参加了一场由香港美国商会主办的研讨会活动。
发言期间,谈及近期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时,他批评特朗普政府误判了中国的实力,并呼吁美方此时应当对中方开放沟通渠道。
与此同时,根据4月24日观察者网报道说,白宫官员私下对美国媒体承认,特朗普政府误判了中国的反应,他们原本以为中国会是最早和美国接触和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
但是中国的强硬表态出乎了美国的意料,甚至影响到和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的并不顺利。这场关税战已经变成胆小鬼游戏,谁先眨眼谁输。
很明显,特朗普已经妥协和认输很多次了,他急于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媒体纽约时报直接用"blinked again and again"嘲讽特朗普政。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特朗普政府根本找不到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路数。特朗普自己多次放风,被中国戳穿是"假消息"后还在狡辩。
相比起来,拜登任期内,中美倒是通过"止跌企稳",重建了沟通渠道。坎贝尔作为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主要设计者,也参与了这一进程。
坎贝尔随后指出,目前特朗普政府最大的痛处,就是核心决策圈无法围绕对华战略形成一个统一共识。
美国对华加征145%关税满月,沃尔玛货架空了、马斯克掀桌骂人、大豆堆到农民客厅--这场关税战打到今天,最慌的竟是白宫自己。
当中国海关总署公布4月对美出口仅下降3.7%,而美国超市物价却暴涨28%时,纽约时报痛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砸碎的是美国人的钱包。 "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4月24日,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量突破20万辆当天,马斯克在华盛顿当众呛声财政部长:"你们对中国芯片的封锁,害我每辆车成本多花700美元! "
这场面让路透社记者感叹:"白宫现在就像个按下核按钮才发现炸的是自家后院的糊涂蛋。 "
中美贸易摩擦现在更让人看不清方向了。美国财长说了中国官员要来美国访问,加上特朗普政府之后的行动,让情况更加复杂。
这次访问好像不仅仅是普通的外交活动,反而被美国用来影响舆论。这说明中美贸易摩擦背后,两国正在进行复杂的较量,双方对信息的理解存在很大差距。
这不只是关税的问题,而是两国在综合实力、战略眼光、政策执行和引导舆论等方面的全面比拼。
中国在贸易摩擦里表现得很顽强,办法也很多,所以现在局面变得对中国有利。
这说明美国应该改改高高在上的想法,别总想着自己说了算。
如果美国能和中国平等地谈事情,也许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现在这样对大家都不是好事。
特朗普政府玩了个花招,故意放出消息说中国在贸易战中让步了,想让大家觉得美国赢定了,借此在国内和国际上给自己加码。
他们还想用这招逼着盟友和其他国家在关税上让步,捞点好处。
但是,特朗普政府可能错估了中国的实力,这个策略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他们以为中国会屈服,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反击的决心和实力,更没想到中国早就开始提前准备,积极规划应对未来的各种困难。
他们没料到中国早就做好了准备。
正如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所说,特朗普错误地判断了中国的力量,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者。
战略定力与策略反击
美国不断施压,中国一直沉着应对,坚持既愿意沟通,也不惧对抗,不轻易被美国的宣传牵着鼻子走。中国还通过外交部等官方途径及时说明事实,反驳美国的不实言论,维护国家形象,展现大国担当。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除了坚定立场,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多元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增强自身实力等。
这些策略旨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希望能与美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面对美国的关税,中国也用对等关税进行了反击,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在其他方面,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减少购买美国农产品,转而增加从巴西等国家的农产品进口。
另外,中国还减少了美国原油的进口,同时与加拿大签订了大规模的原油购买协议。此外,中国也在考虑限制稀土出口,以此来限制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些行动显示,中国既有决心,也有实力应对美国带来的挑战。
提升韧性与拓展空间
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积极应对,同时也在为未来做打算,努力让自己的经济更有韧性,更不容易受到外部冲击。
中国正在推行"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这样可以减少对外国市场的依赖,提高经济的抗压能力。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在增加,但出口到美国的比例却在下降,这说明中国正在逐渐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中国还活跃于G20等国际场合,参与各种讨论,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
比如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最近在华盛顿与多国代表见面交流,这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对外开放的姿态。
中国希望通过这些行动,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维度博弈与全球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不是个案,它反映了两国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的较量。在经济上,这次摩擦是长期贸易不平衡引发的集中体现,中国展现的强大实力引起了全球关注。
在军事上,解放军通过围岛军演和南海布局,正在逐步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
在外交上,美国试图用关税手段孤立中国的计划并未成功,中国高层访问东南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些情况都表明,美国需要重新评估中国,抛弃陈旧的霸权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