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极具影响力的"国民主持人"王小丫。
在央视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可是却因一纸诊断书,被"拉下神坛"。她在病床上写下了的留言,竟让众人潸然泪下。
父亲给予童年的指引
王小丫出生于四川凉山,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父亲是当地的宣传部长,母亲也是接受过教育的女性,因此父母都很注重对她的教育。在那个年代,王小丫的父亲王传庭就有言传身教的概念。
在王小丫小学的时候,王传庭经常一个人在书房看书写字,一家人都睡觉了,书房的灯还没有熄灭。
父亲每晚的身影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王小丫,她开始和父亲较劲儿,比谁学习得更久。
在父亲有心的引导下,王小丫的成绩越来越出色。
初中时期,王传庭成为了报社的编辑,受到影响的王小丫也立下了成为记者的目标。中学时期就这样铆足了劲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1996年,王小丫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时隔一年,便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进入了中央电视台。
说来也巧,当时正值央视经济节目改版,王小丫阴差阳错成了《经济半小时》的主持人,也正是这档节目,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
王小丫踏实能干,每天面对海量的经济数据,都要加班到很晚,而经济数据的处理要求严格,容不得一点小错误。因为处理错一个数据,王小丫被主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一生要强的她直到回到出租屋才放声哭了出来。
但第二天,她仍硬着头皮,向领导和同事请教。
就这样,王小丫凭借着这档节目,获得了实习主持人第一名的成绩,后来的《开心辞典》顺利被她拿下。
当然,王小丫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更是一名"偏执"的社会奉献者。
事情的转变
2016年央视春晚彩排现场,她突然栽倒在"央视一姐"灯牌下。诊断书写着:慢性肾炎转急性肾衰竭,终身透析。
化疗针扎进腰椎时,她盯着病房电视重播《开心辞典》自嘲:"以前问选手'你确定吗',现在问医生'我能活吗'?"头发大把脱落,丈夫曹建明捡起枕巾上的发团藏进口袋。她摸光头笑:"这下真成'小丫'--光脑袋像丫字叉!"
首任丈夫米先生蹲在央视大厅为她系鞋带,被狗仔拍成头条。这位房产大亨为她学做回锅肉,却在孩子问题上翻脸:"生孩子还是拼事业?选一个!"她摔碎孕检报告冲出别墅。
二婚丈夫曹建明在病床前守出白发。她透析后全身浮肿,他每天按摩四小时,拿软尺量腿围:"今天消肿2厘米!"杜甫草堂雨中,他左手撑伞右手搂她,游客偷拍的照片疯传--伞全斜在她头顶,他半个身子湿透。
健康:从"病痛"到"从容"
高强度的工作,让王小丫成了一个不知疲倦的"拼命三娘"。身体这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在超负荷运转下,终于发出了刺耳的警报。2006年,她因肾积水第一次暂别舞台。可短暂休整后,她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岗位。直到2016年,一场来势更汹涌的肾病,彻底将她击倒。那一次,诊断书上"慢性肾炎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几个字,冰冷地宣告了她与聚光灯这场漫长较量,以身体的惨胜而惨烈收场。
躺在病床上的王小丫,真正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也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此时,她的对手不再是童年嘲笑她的同学,也不是电视机前挑剔的观众,而是她自己的身体,以及更深层的心灵。事业的巅峰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身体难以忍受的剧痛,和对未来深不见底的茫然。
然而,就在最脆弱的时候,她内心那股骨子里的坚韧再次清晰地浮现。她在手机备忘录里,一笔一划地写下那句后来传遍全网的话:"病魔虽可怕,但我心依旧。"
这句话,与其说是写给外界看的宣言,不如说是一次与自我的深情对话。剥离了"央视名嘴"的光环,她还是不是那个王小丫?她的回答是肯定的。"心依旧",是依旧保有的那份对生活纯粹的热爱,以及早已融入骨血的坚强。
一个同样患病的网友给她留言:"小丫姐,你在电视中陪我长大,现在我陪你战斗。"这句话让她猛然意识到,自己早已不只是一个主持人,更是很多人心中一份精神力量的象征。
这场大病,也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得以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她的第二任丈夫曹建明,一位比她年长十三岁的学者,在她生病期间放下自己的工作,全身心地照顾她。他为她研究最适合病情的餐食,陪她做枯燥而漫长的康复训练。
这种细水长流、相伴相守的陪伴,胜过世间万语千言。有人拍到他们在西湖边手牵着手,共撑一把伞,在雨中漫步。王小丫依偎在他身边,笑得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康复之后,她没有选择重返熟悉的聚光灯下,而是彻底退居幕后。她开始学着放慢生活的脚步,搬进普通的公寓,在阳台上侍弄花草,还担任了美食节目《回家吃饭》的总导演。镜头偶尔扫过她,人们发现,那个曾经语速飞快、气场强大的主持人,眼神里多了一份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温和。
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回到像她家乡一样的大凉山,给那里的孩子们捐款捐物,甚至亲自去给他们上课。因为她比谁都清楚,从大山里走出来有多么不易,知识对于那里的孩子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于外界关于她"拼得太狠"、"一生无子不圆满"的议论,她早已释然。
她说,幸福的形式是多样且个人的,她很满足于现在的状态。在病床上,她曾写下这样一句话:"余生好好走,感恩所有,愿健康平安,珍惜当下。"
结语
王小丫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一个主持人的职业生涯。它更像是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生命中的三重困境周旋、较量,并最终找到和解之路的生动范本。从用文字战胜名字带来的束缚,到用近乎自虐的自律征服聚光灯的考验,再到用一份发自内心的平静接纳病痛带来的巨大转折,她的一生,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当生活无情地拿走了你最引以为傲的一切,你还剩下什么?
王小丫给出的答案是:还剩下那个从旧书堆里抬起头,眼神倔强的小姑娘。还剩下那个愿意为热爱付出一切的、全然真实的自己。还剩下经历风雨涤荡后,懂得珍惜一蔬一饭、一花一草的平常心。这或许才是生命最厚重、最深远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