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空袭也门首都已致11死206伤

2025-09-28 10:37  头条

据也门胡塞武装卫生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以色列25日的空袭已造成11人死亡206人受伤,伤亡者多为妇女儿童。遇难者中包括2名妇女以及4名儿童。

当地时间9月26日凌晨,阿拉伯卫视等多家国际媒体紧急曝出惊人消息,以色列战机群在深夜毫无预警地采取行动,对也门一省份的沿海居民区发动了猛烈轰炸,多栋民房瞬间成为废墟,当地卫生部门随后确认,至少有5人在这场袭击中不幸遇难,另有12人受伤,其中甚至包括两名刚满周岁的无辜婴儿!

这就是口口声声喊着:"反恐怖主义",背后专挑平民扎堆的地方炸的以色列?

平民再成牺牲品

以色列此次对也门的空袭,发生的时间是当地居民熟睡的凌晨,让许多人根本来不及反应,根据也门胡塞武装卫生部门于9月25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以色列当日对也门首都萨那的大规模空袭,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142人受伤,救援人员仍在废墟中搜寻受害者,伤亡数字可能进一步上升。

以色列军方在一份声明中提到,大约20架战机参与了此次行动,对胡塞武装的7个目标投射了超过65枚弹药,宣称这是对也门胡塞武装此前向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发动无人机袭击的报复。

9月24日,胡塞武装对埃拉特的无人机袭击造成至少20人受伤,有也门当地居民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被炸区域距离胡塞武装的据点尚有5公里之遥,周边多是渔民的棚屋和售卖海鲜的小摊贩。

就在几天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也遭遇了类似的空袭,当时,同样是深夜,约20架F-35战机低空突防,直扑大马士革市中心附近的叙利亚国防部门区域,导致一名值班士兵牺牲,多名平民受伤,其中包括儿童。

叙利亚媒体曾报道,8日深夜,以色列战机袭击了叙利亚多处地点,包括霍姆斯地区一处叙利亚空军基地和拉塔基亚省附近的一座军营,叙利亚新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在9月24日的联合国演说中,也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指出以色列持续的袭击使其国家及该地区面临风险。

在2025年9月21日,央视网新闻频道还披露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以色列对也门一家报社的空袭导致31名新闻工作者不幸遇难,这是16年来新闻界最致命的袭击之一,保护记者委员会对以色列将其所谓"军事目标"与新闻工作者混淆的行为提出谴责,并认为以色列的袭击与此前对加沙、黎巴嫩和伊朗的空袭如出一辙,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让中东的平民百姓,仿佛成了战火下的案上鱼肉。

国内焦头烂额

2025年9月15日,内塔尼亚胡在一次会议上坦承,以色列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国际孤立,并声称中国和卡塔尔在发动舆论攻势以"围困"以色列。

此番言论一出,立即引发以色列国内反对党的强烈反对,他们直指以色列的孤立局面是内塔尼亚胡及其政府"一意孤行、推行失败政策"的后果。长期以来,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内部争议不断,从2023年1月7日提出的司法改革提案,到同年7月24日议会强行通过限制最高法院权力的法案,都曾引发全国范围的抗议浪潮,数十万人走上街头,甚至导致预备役军人拒绝服役,社会契约出现裂痕。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对外军事行动的接连发生,使得外界将其与内部困境联系起来。

就在8月8日,以色列安全内阁还批准了内塔尼亚胡关于"击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

并准备接管加沙城的计划,此举遭到多国和国际组织的谴责,认为这将导致更多流血事件。

这种将国内矛盾外化,通过军事行动来转移注意力的做法,被认为是其在政治困境中寻找"软柿子"捏的一种表现。

盟友渐行渐远

在美国,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正在发生,就在2025年9月21日和22日前后,英国、葡萄牙、法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纷纷宣布,或准备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在此背景下,美国却计划继续向以色列提供近60亿美元的武器销售,其中包括30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3200辆步兵突击车,这笔军售计划已经通知美国国会。

这还不算此前已经批准的约120亿美元军事援助和5.1亿美元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制导组件。

这种持续且大规模的军事支持,使得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双标"形象愈发明显,当也门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货船时,美国会迅速联合多国发布声明谴责,并派出航母前往红海巡逻,而当以色列战机深夜轰炸他国首都,造成平民伤亡时,美国的回应却常常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

这种选择性"关注地区安全"的做法,让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变得虚无缥缈,也让美国的国际公信力受到了严重冲击。

2025年9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加沙停火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该草案再次遭到美国一票否决。

力量对比悬殊

以色列面对叙利亚和也门,其战机可以肆无忌惮地深入他国领空,甚至对首都发动空袭,这背后是因为这些国家普遍缺乏能与F-35等先进战机抗衡的防空系统,当面对区域内真正具备反制能力的国家,以色列的姿态就显得谨慎许多。

例如,2025年8月,伊朗在印度洋北部等海域举行了为期两天的导弹演习,展示了其海基巡航导弹和岸基反舰导弹的实力。

此外,据外媒报道,伊朗军队在2025年6月还在波斯湾的船只上装载了水雷,此举引发华盛顿担忧,认为德黑兰可能在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做准备,全球约五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需经过此海峡,伊朗革命卫队也在霍尔木兹海峡沿岸加速部署新型反舰导弹。

面对这样的力量,以色列此前声称的"军事威慑"言论便不再提及,这似乎印证了"柿子专挑软的捏"的逻辑。

人道危机加剧

在这些地缘政治的博弈和军事行动的背后,最直接、最惨痛的受害者永远是无辜的平民,也门长期以来饱受冲突困扰,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也门南部部分地区近半数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绝大多数人依靠人道主义援助维生。

荷台达省的渔民本就生活艰难,如今更是面临着随时可能降临的炸弹威胁。

在叙利亚,长达十余年的战乱已导致一半人口流离失所,大马士革居民连基本的清洁用水都难以保障,孩子们上学路上也要绕过满目疮痍的废墟,国际社会中,那些平日里高喊"人权至上"的西方政客,此时却往往保持沉默,甚至在数据上出现了不降反升的对以色列军售。

例如,欧盟2025年对以色列的军售增长了23%,英国也在持续销售F-35战机零件。

与此同时,美国却曾削减对也门的粮食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