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宣布运河改造:中国等亚洲国家需求将翻一番,不改不行了

2025-09-17 12: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据港媒《南华早报》18日报道,巴拿马政府于周二宣布,将在未来十年投入85亿美元对巴拿马运河进行现代化改造与扩建。

报道称,巴方"2025-2035愿景"战略提出了四大优先事项:在印第奥河上新建水库、修建一条76公里长的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新建集装箱码头以及扩建物流通道。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里考尔特·巴斯克斯·莫拉莱斯(Ricardo Vazquez Morales)介绍道,改造扩建项目旨在确保运河航线的竞争力,并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保持一致。

他指出,当前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出口至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目的地的丙烷、丁烷和乙烷的运输量持续上升。他预测,未来十年这类能源产品的运输需求将翻倍,如果不提升运河运力,巴拿马可能会将业务拱手让给其他竞争航线。

《南华早报》还提到,此次改造计划公布之际,巴拿马运河的"中立性"正面临新一轮审视。巴拿马运河事务部长何塞·拉蒙·伊卡萨(Jose Ramon Icaza)对此表示,中立性是"全球共同价值",运河将继续"无差别地"为所有国家服务。

当被问及是否会允许中国企业参与新码头的特许经营权竞标时,巴斯克斯拒绝提及具体国家。他说,"目前尚未确定遴选标准。管理局将把标准提交给董事会,最终由董事会决定。"

巴斯克斯强调,在全球目光聚焦巴拿马运河的当下,巴拿马应迅速采取行动。"过去六七个月里,巴拿马作为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持续凸显。"

他说,"所有关于港口、运输方式的讨论,从贝莱德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方动向,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是贸易的神经中枢。巴拿马正处于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处于国际对话的核心,这一机遇窗口绝不能错失。"

此外,巴斯克斯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全球化奠定基础,并在数十年间塑造了运河的航运格局,但这一模式"如今正因贸易争端面临压力"。

他举例称,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便对全球挑起贸易战,企业为赶在关税生效前转移货物,近期从亚洲发往美国的货运量出现激增。

"市场波动如此之大,以至于明天会发生什么都难以预测,"巴斯克斯说,"这种不确定性使得运河扩大产能并保持竞争力至关重要。"

当地时间9月16日,巴拿马城,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局长巴斯克斯在"巴拿马运河:未来愿景"会议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据报道,巴拿马运河横跨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地峡的最窄处,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该运河承担约40%的美国集装箱运输量。

美国在20世纪初完成了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巴美两国1977年签订的条约承认巴拿马对运河及运河区的主权,美国最终在1999年12月31日将运河完全交还给巴拿马。

自去年11月赢得大选以来,特朗普已多次指责巴拿马运河对过航美国船只收取过高费用,威胁巴拿马要收回这一"美国重要国家资产",同时还不忘扯上中国,扬言要对抗中国在此处的影响力。对此,巴拿马方面立即表示反对,强调巴拿马运河"现在属于,将来也将继续属于巴拿马"。

中方也已多次表明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回应表示,美国的高级官员恶意攻击中国,抹黑破坏中巴合作,再次暴露了美国霸道、霸凌的面目,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对于香港长江和记拟出售海外港口资产一事,中方同时强调,中国政府将依法进行监管,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市场公平公正。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毫不掩饰对巴拿马运河的觊觎。今年6月,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国会听证会上似乎承认,五角大楼已制定计划,必要时将使用"武力夺取"格陵兰岛和巴拿马。

"政客新闻网"(Politico)早前报道称,美方行为引起了巴拿马民众的广泛关注。他们中有许多人愤怒于政府对特朗普的顺从,也不满于其对华态度不坚定。

"特朗普要求巴拿马与中国分手,引发巴拿马国内的强烈反弹。"美媒记者在当地采访三周后发现,当地民众高度评价巴拿马与中国关系,认为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文章称,特朗普虽仅上台半年多,却接连在巴拿马运河、对华关系等议题上制造风波,已让巴拿马总统穆利诺陷入严重政治困境。有巴拿马政界人士坦言,"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更顺从特朗普了",而这种"无底线妥协"正让民众愈发恼火。

对于美方涉华言论,8月1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海上安全问题高级别公开辩论会上强调,中方一贯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巴拿马运河作为永久中立国际水道的地位。美方炮制谎言、无端攻击中国,无非是为其控制运河制造借口。中方坚决反对经济胁迫和霸凌行径,敦促美方停止造谣生事。

傅聪表示,"我还想指出的是,美国的霸权和冷战思维、单边主义行径正急剧推升全球海上安全风险。美国至今未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愿履行相关义务;无视国际法和国际海底管理局警告,单方面决定开发国际海底资源,抢夺全人类共同财产;公然恐吓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的正常运营,肆意挑战他国主权;将涉海事务泛安全化,阻碍海上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敦促美方深刻反思,切实承担起大国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