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震惊社会的刑事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一起由男子伙同两名同伙,故意将其母亲撞死以骗取保险金的案件,最终以两名主犯被判处死刑的判决告一段落。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人性中的贪婪与冷血,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家庭伦理、法律底线以及保险制度的深刻反思。

案件回顾
时间回溯至2023年,这场悲剧的种子早已埋下。卢某某的母亲徐某某此前因一场交通事故获得31.9万余元保险赔偿金,这笔本应用于身体康复和家庭开支的钱款,却被卢某某盯上。他伙同初中同学杨某某,趁母亲不备偷走其身份证、银行卡,通过取现、转账等方式将全部保险金窃走,随后与程某一起大肆挥霍,短短数月便将钱款消耗殆尽。
挥霍一空后,三人非但没有悔改,反而被贪婪裹挟着走向更黑暗的深渊。在杨某某的提议下,三人将主意打到了"制造保险事故骗保"上,目标直指卢某某的家人。他们先是计划戳瞎徐某某的眼睛,因未能实施而放弃;转而企图伤害卢某某的父亲,同样未能得逞。两次失败并未让他们悬崖勒马,杨某某竟直接提出"驾车撞死徐某某"的恶毒计划,而卢某某仅以"与母亲关系一般"为由,便轻易应允了这一弑母提议。
为确保阴谋得逞,三人进行了周密的预谋:提前在椒江区章安街道九子村踩点,选定一处无监控的偏僻路段作为作案地点;上网搜索"撞人致死所需车速""保险理赔流程及金额"等信息;甚至提前约定好骗保成功后的赃款分成比例。2023年9月30日晚,卢某某以琐事为借口,将母亲徐某某骗至预设的作案地点,自己则躲到路对面回避。随后,杨某某驾车疾驰而来,朝着徐某某猛撞过去,将其撞飞至路边田地中。徐某某因颅脑损伤、胸部重创,当场死亡。事后,三人故作镇定地以"交通事故"为由报警,试图混淆视听、蒙混过关。
事实上,这起弑母案并非毫无预兆。据卢某某的父亲供述,案发前几天,他曾偶然听到三人商议"杀妻骗保"的计划,虽当场表示反对,但在争执中不慎说出"随便你们怎么样都行"的气话;更早之前,卢某某还曾联合杨某某用树枝划伤父亲的眼睛,企图制造保险事故骗取理赔金,其家庭中的亲情早已在贪婪的侵蚀下分崩离析。
法院经审理查明,杨某某作为犯意的提起者和弑母行为的直接实施者,卢某某作为积极参与共谋、主动诱骗母亲前往作案地点的主犯,二人在盗窃保险金后又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犯罪情节极其恶劣,主观恶性极深,不仅严重触犯法律红线,更彻底践踏了社会伦理道德底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依法应予以严惩。程某在共同犯罪中仅起次要、辅助作用,系从犯,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此案的一审判决,再次彰显了法律对生命权的严格保护和对人伦底线的坚决捍卫。即便案件进入二审程序,两名主犯一审被判处死刑的结果,已然释放出明确的司法信号:任何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惜剥夺他人生命、践踏亲情伦理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最严厉的制裁,绝不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