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节,提醒老人:4不做、3不吃

2025-09-05 09:32  头条

眼下秋天已至,夏日的暑热渐渐褪去,清凉之感越发明显,给人以舒适之感。不过在秋风中,总是带着些许的伤感--中元节又到了,这是民间以祭祀为主题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作七月半。而"中元"二字是源于道教,其对应着地官解厄的之说,是人们祭拜先祖,祈福纳吉的时刻。

祭祖是延续孝文化的重要形式,其提醒着我们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充实,也让我们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中元节是秋天的第一次月圆,人们选在此时祭祖,彰显了心中的诚意,寄托着秋日天凉,对先祖的关切,同时也蕴含着与先祖分享秋收的喜悦之意。这个节日融入了多种内涵,成为秋季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围绕着祭祖,尝新,祈福等主题,在中元节期间形成了诸多的讲究,其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也将节日的仪式感更加详细地展现出来。

中元节源自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在道教中一共有三个重要的日子,就是正月十五上元节的"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下元节的"水官解厄日"。

中元节在民间也被称作"七月半"、"鬼节"或"七月十五"等,而在佛教中这天也是很重要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还影响着中国周边的很多国家,像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国家对于这个节日也很重视。

明日中元节,记得:4事不做,3物不吃,开运添财,家业兴旺诸事顺。

明日中元节,记得"4事不做"

一,扫墓上坟不动土

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因为没有立春节气,所以今年也被称作"无春年",而在民间传统习俗中,农历"无春年"是不适合上坟扫墓动土的。

中元节的祭祀跟清明节也有所不同,中元节主要是祭祖,也就是祭祀自己可能不认识的先人,而清明节是祭祀自己认识的先人,所以中元节如果没有必要,无需去坟地和墓地祭祀,可以选择夜晚在家中或十字路口进行祭祀

二,不穿红衣出门

中元节是一个传承孝道的节日,因此属于一个庄严肃穆的节日,这样的节日里是不适合穿着鲜艳的服饰出门的,尤其红色的衣物。

中元节穿衣打扮还是要朴素一些,毕竟这样的节日属于缅怀先人和祭祀的日子,穿着过于鲜艳的红衣出门,会被老人指点和说道,并引起别人的反感。

三,聚餐饮酒不过量

中元节也讲究家人团聚,借助秋季里的第一轮圆月来开运添财,求的往后日子诸事平安顺遂,并且祭祀和宴饮时寓意长长久久的酒水更是不能缺少。

中元节聚餐饮酒酒杯要倒满,这显得有诚意,也是民间饮酒敬天地人的一种礼节和讲究,不过这天聚餐饮酒不能过量和喝醉。

四,夜晚家中人不空

中元节这天是讲究不出远门和家中要有人气的,尤其是晚上要把家中的灯火点亮,因为在传统习俗中,灯火象征着人丁兴旺和家业发达。

中元节的夜晚如果没有什么事,还是要留在家中尽量不要外出,毕竟这天晚上很多人会举办祭祀,晚归光线不好,踩到路上散落的纸钱和燃烧后的灰烬,会让人觉得心里不舒服。

明日中元节,记得"3物不吃"

一,动物的蹄爪

动物的蹄爪由于富含胶原蛋白,加上口感和味道肥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且动物的蹄爪是用来刨土的,所以在一些喜庆的宴席上,人们喜欢食用寓意"发财"。

不过中元节的晚餐上是不适合吃动物的蹄爪的,因为这天是祭祀的节日,蹄爪有把钱财刨走的寓意,所以这个老讲究还是要了解一下。

二,黑鱼

黑鱼也被称作"乌鱼",这种凶猛的淡水鱼类属于肉食性鱼类,刺少肉多并且肉质鲜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不过黑鱼也被称作"孝鱼",据说小黑鱼长大后会给母亲觅食喂食,因此在传承孝道和慎终追远的中元节,这样的日子里吃黑鱼就显得特别不合适。

三,鹅肉

大鹅是家禽中最大的,而且大鹅有个特点可以看家护院,而且对于伴侣特别忠贞,而在中元节讲究开运添财和家人团聚平安顺遂的日子,食用鹅肉显然不合适。

初秋时节也是大鹅长膘换毛的时候,这个时节的大鹅皮肤里面都是毛,不仅肉质不够肥美,处理起来也麻烦,所以中元节这天不吃鹅肉也是老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