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首日,一向被认为特朗普内阁"鹰派"之一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对外界释放出了中美将继续"贸易休战"90天的信号。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特朗普本人的意见。
卢特尼克对媒体说:"这是可能的结果吗?当然,看似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但我们还是交由总统特朗普决定。"
有消息称,延长所谓的"休战期"给中美就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进行讨论留出了必要的时间。按照美方此前放风的说法,这些"硬骨头"包括所谓的"芬太尼关税",以及俄罗斯和伊朗能源问题。
事实上,中方多次强调,芬太尼不是美方滥施关税的正当理由。中方在这一问题上基于人道主义配合美方,但美方加大禁毒力度才是关键。美方提出的芬太尼关税为20%。如果这一部分能取消,中美关税战的烈度将大幅降低至与其盟友相当的水平。
实际上,芬太尼关税也吞噬了美国跨国企业的利润,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Sean Stein)表示,芬太尼关税问题的进展将是斯德哥尔摩会谈中"最大的机遇"。据3位知情人士的话说,中方已经就反对芬太尼关税向美方表达了明确立场,要求美方拿出证据。谈判专家认为,美方将关税问题与其内政的禁毒问题绑定,实际上是给自己"抓牌"。
绕不开的关键筹码:稀土和芯片
外界认为,进入"深水区"后的中美经贸磋商,芯片和稀土博弈是关键议题,美国或在协议框架内考虑取消部分对华出口管制和技术限制措施,以换取中国放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而被中国稀土"卡脖子"的美国汽车、军工等多领域产业切实面临停摆危机,都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改变。中国的"稀土牌"对美方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果,让美国不得不正视中国的诉求。
综合商务部和外交部发言人表态,中方实际上已经对美国民用稀土发放临时出口许可证。但美国媒体报道称,对于军用特种稀土,中方一张出口许可证也没有发出。
分析认为,稀土和芯片互为谈判筹码。中方许可证发放的速度取决于美方芯片管制放松的程度。7月中旬,美国AI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北京宣布,美方对H20芯片对华出口解禁。当时还有消息称,白宫实际上是允许英伟达清理60万至70万片之间的H20芯片库存,只不过不允许后者增加生产。但在中美瑞典经贸会谈期间,有爆料称英伟达已经向代工企业台积电下达了新一批的H20订单。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美方管制的进一步放松。
当然,美国的"鹰派"们仍然对此持反对态度,要求特朗普政府加强对华科技禁令。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对外表示,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坚持对华科技禁令下去,因为没有什么比在未来十年,保持对中国的军事优势更重要。
美方拒赖清德 "过境" 关键时刻再证民进党当局只是美方"棋子"
深圳卫视直新闻还注意到,在瑞典会谈期间,美方也就台湾问题作出新的表态。特朗普政府拒绝了赖清德所谓"过境"纽约前往南美窜访的申请。岛内媒体进一步报道称,由于美方反对赖清德"过境",他的这趟南美之行已经泡汤。观察指出,这再次显示民进党当局只是美方的一颗"棋子"。
岛内舆论认为,美国政府现在显然将对华经贸谈判视为重点工作,轻视民进党当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此外,赖清德早前曾妄言要"走进白宫",这种痴人说梦的言论显然也让美方认清其"台独"食古不化的本性。
中方承压 但底气足、牌更硬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释出了部分积极信号,但在中美此轮会谈前,美国已与日本、部分东盟国家、欧盟等达成贸易协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令中国承压。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水清认为,因为欧盟和日本相当于对美完全放开了一些市场,例如欧盟对美国汽车实施零关税,对中国的汽车关税却高于零,这会影响我们汽车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另外,杨水清分析道,欧盟和日本对美国承诺的投资金额均高达千亿美元,但市场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钱都流向美国,对华投资便会减少,届时会有负面的外溢效应。
尽管如此,杨水清指出,筹码有限的欧盟和日本是自己跑去和美国谈,而底气更足、牌更硬的中国,是在第三国与美国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美谈判或将取得更为平等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