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端天气是否为导火索?
事发时,南京的风力达到了 4 级,风速为 7.9m/s。虽然这一风力未达到 6 级停工标准,但气象专家指出,高层吊车在非对称荷载下,4 级风也可能成为事故的 "催化剂"。吊车在作业时,吊臂末端挂载着建材,这些建材就像一个个 "小砝码",改变着吊车的重心分布。当 4 级风吹过时,原本平衡的状态被打破,风力会放大设备的晃动幅度。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吊车吊臂末端挂载的建材捆扎带出现了断裂,这很可能是因为风力导致重心偏移,使得建材的拉力超过了捆扎带的承受极限。重心一旦失控,吊车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巨人,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这也提醒我们,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即使风力未达停工标准,也不能忽视潜在的安全风险 。
(三)安全监管为何 "失灵"?
该工地所处位置特殊,1 公里范围内有 3 所医院、2 所学校,属于特级安全管控区域。然而,在这样高规格的安全要求下,却出现了严重的监管漏洞。调查发现,当日现场安全员脱岗长达 40 分钟,这 40 分钟里,工地处于无人监管的 "真空期",安全隐患肆意滋生。
更令人震惊的是,吊车操作人员的证件已经过期 15 天,却仍在继续作业。这就好比让一个没有驾照的人开车上路,危险系数直线上升。此外,监管平台显示,该项目近 3 个月的安全检查记录存在 5 处造假痕迹,这些虚假的记录就像一层 "遮羞布",掩盖了工地真实的安全状况,使得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引发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