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想用直升机抵债,偿还欠中国的4个亿,美国跳脚反对。
苏联曾欠下中国4亿美元,俄罗斯不但主动认领债务,还提出要用中国心仪的直升机抵扣欠款。
这原本两厢情愿的事情,竟遭到美国的反对。只不过,美国同样欠了中国一万亿多美元,它又有什么资格,干涉中俄债务偿还的事情呢?
2013年,美国外交部门发布了一则极其荒唐的声明。针对俄罗斯试图以物抵债,偿还中国4亿美元债务的事情,美国政府表示强烈反对,并将阻碍这件事的发生。
他们声称,欠债还钱乃是天经地义,但以物抵债却有违国际公约。若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资金便无法在各国中间顺利流转,国债项目也将受到巨大冲击。
他们的发言冠冕堂皇,看似极具道理。然而作为事件当事国的中国和俄罗斯,都对美国的行为感到莫名其妙。
这起债务问题,从始至终都跟美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欠债的是俄罗斯,借债的是中国,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外来国家根本没有立场横加干涉。
并且中俄的债务问题,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遗留问题。
当时的苏联,虽然仍然是唯一能够抗衡美国的超级国家,军工实力首屈一指,但国内的各种经济危机已经初现端倪。
究其原因,苏联的经济结构非常畸形。
不管是以前的斯大林,还是陆续发起改革的三位苏联领导人,他们的发展重点都是本国重工业,都聚焦于本国的军事领域。
美国的军备实力不断上升,给苏联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从1945年美国拥有第一颗原子弹开始,他们就一直追逐着对方的步伐,研发原子弹,研发战斗机,研发装甲车和坦克。
苏联国内85%以上的资源,都被投入到军资建设当中去了,剩下不足15%的资源则由轻工业和农业分配。
可想而知,他们成为了跛脚的瘸子,轻工业和日常化的生产制造业,拖了全国经济的后腿。
生活物资越来越少,物品价格越来越高,民众购买能力越来越低,国内的种种社会危机也逐渐暴露。
苏联无法可解,只能选择向中国求助。80年代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层面已然实现了突破性的成长。
我们不仅能够负担本国运转所需的种种成本,还能放出一部分外债,帮助其他国家解决困难。
中国一向是个知恩图报的国家,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对我们的援助,中国政府一直铭记于心。
哪怕中苏关系有过破裂,我们也不可能在苏联求援之时冷漠视之。
所以我国放出了上亿美元的外债,还给他们输送了御寒衣物、快餐食品、轻工业发展原材料等物资。
除此之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非常慷慨的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粮食。
除去中国承诺的免费赠送的部分,剩下的一部分钱和物资合算下来,总价值大约在4亿美元。
这笔债务,也一直从80年代末拖到了新世纪。直到2011年,俄罗斯抓住了能源工业的风口。
当时,全球各个石油储备国的开采数量都有着明显下降,所以能源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能源价格自然会有所上升。
中东部分国家趁此机会狮子大开口,以高于寻常价格一倍甚至数倍的交易价作为保底价格。
他们有恃无恐,并不畏惧西方国家的威胁。如果对方敢对他们大打出手,他们就敢直接销毁能源,让大家一起完蛋。
精明狡猾的美国,不可能让中东国家的阴谋得逞。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其他替代性供应商,俄罗斯正是他们的首选。
在能源价格上涨和竞争对手作死,两重优势的加持之下,俄罗斯充分吃到了此次市场波动的红利,成功度过了过去几年一直困扰着政府的经济危机。
国库充盈,民众的腰包鼓了起来,俄罗斯政府自然能分出精力,处理债务问题。
他们主动联系中国政府,希望能够就俄方欠债情况与中国诚恳洽谈,友好协商。
双方第一次会谈进行时,俄罗斯就隐晦的提出了,想要拿东西抵债的想法。当时我国代表并未正面回应,而是选择将此事敷衍过去。
事实上,对于俄罗斯准备旅行承诺这件事,中国也是愿意让步,妥协俄国债务问题的。
毕竟,曾经欠债的是没了的苏联。俄罗斯虽然是从中脱颖而出的,继承了绝大部分国土的国家。
但是他完全可以不认这笔仗,但是俄罗斯没有,反而是把苏联的债务大包大揽,这让我国刮目相看。
当时所连昔日的成员国共同商讨成果继承和债务继承问题,所有国家秉持着权责统一的原则,按比例进行分配。
俄罗斯继承了最多的遗产,自然也需要将债务承担过来。4亿美元的国债,便落到了他们头上。
我国相关部门一度担心,俄罗斯政府会以主权国家变更为借口,逃避债务偿还义务。好在俄方始终能正视债务问题,没有做出如此无耻的行径。
也正因如此,中国才愿意在相关事项上,尽可能给予他们宽容的态度。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中俄双方经过多轮谈判,最终决定了债务偿还方式。
俄罗斯用直升机抵债的提议,最终得到了双方的一致认同。
为了说服我国接受这一模式,他们还向中国展示了,其准备抵债的直升机功能。专门向中国代表团,模拟了应用场景,展示其功能。
在地震发生之后的救援现场,直升机可以以最大功率运输物资。在减少乘务员数量的情况下,一架直升机可以承载大约5吨重的货物。
而五吨的搜救物资和生活物资,能够满足上百公里范围内的灾民生活所需。
首轮搜救工作基本完成后,直升机又能立即开动,往灾区投递医疗物资,避免部分灾民因治疗时间耽误而丢掉性命。
全部的搜救工作完成后,直升机又能承载大量的消毒液,在灾区上空喷洒,做彻底的消毒工作,避免病毒引发可怕的传染病。
由于直升机油箱容量大,能源利用率极高,所以续航性能极强。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它能够往返飞行数十次,减少时间的消耗。
在灾难现场,黄金救援时间的价值无比宝贵。这类直升机能够为我们抢得时间,那它就是值得入手的产品。
从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到搜救工作彻底完成的最后环节,它都能派上用场,可利用场景非常广泛。
除此之外,俄罗斯代表还提到了,日常的消防救援和紧急医疗救援环节。只要涉及到运输,Ka-32就能发挥最大效能。
俄方代表制作的模拟场景和科普类讲解,都让我国十分心动。
因为在看到一系列场景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想到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大量的堰塞湖和山体滑坡,致使地面交通完全中断。除了空中运输之外,我们没有向灾区投递物资的其他途径。
但当时受到直升机和运输机的性能限制,每一趟飞行时,运输的容量并不大。地
面上的许多灾民只能绝望的等待着医疗物资,眼睁睁看着鲜血汩汩流出。他们晚上也只能睁着眼睛数星星,饿着肚子到天明。
救灾的惨状历历在目,我国现有直升机的性能缺陷,谈判代表团也一清二楚。所以他们给出的抵债条件,对我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就在双方代表握手签字,愉快的达成合作之后,美国却突然跳脚。
他们给出的一系列理由压根站不住脚,中俄双方达成共识,并不打算回应美国的无理取闹。
从始至终,只有债务双方具有还债方式的决定权。不管其他国家做出怎样的评价,我们都会坚决按照已经协商妥当的结果执行。
就在美国还想继续从中作梗时,中国外交部用一句话打消了他们的企图。
美国已经欠下中国将近1.25万亿美元的外债,他们与其操心其他国家怎样偿还中国欠款,不如想想随着还款日期的临近,他们该怎样履行义务。
4亿美元相比起1.25万亿美元来说,实在不值一提。若中国真要计较,若美国当真无法接受以物抵债的方式,那等到还款之日来临时,他们就得乖乖拿出真金白银。
作为债权国,中国有资格、也有能力让美国闭嘴。
在国际社会中,欠债的从来不是大爷,要债的也绝对不可能成为孙子。
2013年10月9日,俄罗斯承诺交付的第一架Ka-32直升飞机落地青岛流亭机场。俄方公司在此处举办了正式的交付仪式,并约定了今后陆续交付直升机的时间。
这20架直升飞机,在中国之后的灾难及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用事实证明,中国的战略判断完全正确。
至于美国跳脚,无非就是不想看到中俄合作,让他的压力变得更大。不过与其担心其他,不如想想自己的债,要怎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