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终于要站到开放“一线”!(2)

2025-07-24 11:16  每日经济新闻

特区海南,真的很想站上"一线"。

消费焕新

离岛免税政策升级带来惊人"战绩"

"大家到海南岛出差、旅行,都和现在一样,不需要办理额外的证件。"发布会上明确的封关制度设计,可以说给海南旅游业和消费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

数据显示,2024年,海南接待中外游客9720.78万人次,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其中,入境过夜游客111万人次、增长115.6%。游客总花费2040.14亿元、增长12.5%。人均消费2099元,全国排名第一--人员便利进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事实上,早在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时,海南就被视为迎来了继1988年建省兴办特区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机遇。彼时,海南成为全球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的区域,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和"消费"两张牌并未给当地带来太多实质性收益。

真正"引爆"海南的是2020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8天揽金10.4亿元,可谓一天一个"小目标",惊人战绩一直延续到当年底。

游客在cdf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购物 图片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刘孙谋 摄)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转变?自贸港政策的支撑作用清晰可见--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离岛免税额度从每人每年3万元提升至10万元,同时扩大免税商品种类。

截至今年3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累计销售额已突破2500亿元,购物人次达4500万。可以说,"免税"成了大众对自贸港建设一个最为直接的感知。与之相伴的,越来越多市场主体入局,争抢这块富有想象力的"消费蛋糕"。

一直以来,我国消费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仅去年一年,我国有超千亿元消费流向海外。而吸引高端消费回流,探索更多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一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以看到的是,海南近年来不断新增"邮寄送达""即购即提""担保即提"等提货方式,意在进一步提升免税消费便利化水平。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海南再次强调要打造离岛免税"金字招牌",让国人买到更有性价比的免税品。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零关税、低税率和简税制"这一九字方针,财政部表示,封关运作后,将进一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来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

产业更新

一边"壮士断腕",一边培育新质生产力

消费要增活力,产业更要强竞争力。这是"以开放促发展"的题中之义。过去7年间,海南一边推进自贸港建设,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一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壮士断腕般"告别房地产。

2018年,海南出台"史上最严限购令",官方解释说"要想改革好,就要自我革命,就要有壮士断腕的气概。"彼时,海南房地产投资和税收占比都超过50%,可谓"一业独大"。

摆脱房地产"依赖"势在必行,但海南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如何构建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