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不少朋友跟我一样,前几天刷新闻时,突然看到 "日本首相石破茂辞职" 的消息,心里难免嘀咕一句:"哎?这才多久啊,怎么又换了?"
当地时间 9 月 7 号,石破茂正式宣布不干了,理由是 "不愿造成党内分裂",具体啥时候彻底离任还没说。可就这么一句话,日本政坛直接像被投了颗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涟漪-- 石破茂为啥走?究竟何人最有可能承接其位?若此人登上相应位置,是否会为中日关系徒增纷扰,令原本的外交局面更显复杂呢?
要说石破茂辞职,真不是他自己 "急流勇退",更像是被现实 "逼到了墙角"。
您可还记得去年日本参议院选举?彼时石破茂仍担任自民党总裁,然而其所在政党携执政联盟,在众参两院竟同时失去过半数席位,着实令人意外。这可不是小败仗,自民党从 1955 年成立到现在,从没栽过这么大的跟头!选举输了以后,石破茂还想撑撑看,琢磨着调整政策挽挽人心,可党内的人不买账,"你赶紧下来" 的声音越来越大,说白了就是 "逼宫"。到最后,他也没辙了,只能拿 "避免党内分裂" 当台阶,灰溜溜地宣布辞职。
再说外部,石破茂当首相这阵子,日本日子也不好过 -- 经济复苏磨磨唧唧,物价涨得比工资快,能源供应还老出问题,老百姓对政府的抱怨声就没断过。内忧外患凑一块儿,他这首相位子,早就坐不稳了,辞职不过是早晚的事。
石破茂一退,谁来当新首相就成了最大的悬念,目前来看,最有戏的是个叫高市早苗的女士,64 岁,在自民党里算是 "老资格" 了。
可能有人没听过她的名字,但去年自民党选总裁时,她就跟石破茂掰过手腕,一路拼到最后一轮,就差一点点。现在石破茂下台了,她之前攒下的人气和人脉就派上用场了,不少人都觉得,她说不定能成日本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
切莫因"首位女首相"这一说法新奇就心生期待。这位高市早苗,其政治主张颇为"强硬",与大众所期望的温和、理性大相径庭,实在难以让人抱有幻想。大伙儿都知道前首相安倍晋三吧?高市早苗被不少人看作是安倍的 "政治传人"-- 经济上,她想接着搞 "撒钱" 的路子,指望政府多花钱拉动经济;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她还老跑去参拜靖国神社,那地方供奉着二战战犯,周边国家看了能高兴吗?这不明摆着不尊重历史嘛。
对咱们中国人来说,高市早苗最该让人注意的,还是她怎么看中国、怎么对待台湾问题 -- 说句实在的,她的一些言行,真挺让人捏把汗的。
先说说台湾,这可是咱们的核心利益,一点都不能含糊。可高市早苗倒好,前些年高调跑去台湾,还说过不少支持 "台独" 的话,连舆论都忍不住说她 "比台独分子还台独"。更过分的是,她居然说日本应当在台海局势中 "扮演更积极的角色",甚至不惜动武 "协防台湾"。您想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就像咱们家里的事,外人凭啥指手画脚?她这话,不光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更是在咱们的底线边上 "蹦跶",要是真这么干,台海能安稳吗?
再说说对华整体政策,高市早苗老把 "中国威胁论" 挂在嘴边,天天琢磨着跟美国抱得更紧。她还喊着要在日本西南诸岛装导弹、搞防空系统,甚至说要在经济上跟中国 "脱钩"。此想法看似是为日本谋福祉,实则居心叵测。它将日本牢牢捆绑在美国的 "战车" 之上,使日本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沦为美国霸权的附庸。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高市早苗真当上了首相,她那些激进的想法,也未必能顺利实现。毕竟政治这事儿,不是 "一个人说了算"。
先看自民党内部,虽然高市早苗现在呼声高,但党内派系多啊,不少人就不赞同她的硬路子。比如有些议员就担心,真跟中国 "经济脱钩",日本的汽车、电子这些支柱产业肯定受影响,到时候企业裁员、老百姓失业,这锅谁来背?他们可不想跟着 "踩坑"。
再看日本老百姓,大家最关心的是啥?还不是能不能涨工资、物价能不能稳住、养老看病方不方便。要是高市早苗上台后,光顾着跟中国 "对着干",把民生问题抛到脑后,老百姓能答应吗?届时,抗议声纷至沓来,如汹涌浪潮般席卷而至。在此情形下,她这首相之位恐如风中残烛,难以安稳久坐。
无论日本下一任首相是高市早苗,亦或是他人,都无法改变这一既定事实:当下之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强大实力。
经济上,咱们好几年前就超过日本,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不少国家的生意都跟咱们绑在一起,咱们的市场、咱们的产业链,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军事上,咱们搞国防,不是为了欺负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 -- 就像前不久的 "9.3 阅兵",展示的那些装备,说白了就是告诉那些想挑衅的人:别打歪主意,咱们有能力护好自己的家。
所以就算高市早苗上台,想给中日关系添点麻烦,也翻不起什么大浪。相反,要是日本的一些右翼还抱着过去的 "军国主义幻想",觉得能跟中国 "叫板",那最后只能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