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为何还想出口武器?泽连基斯究竟在打什么算盘?(2)

2025-09-29 09:55  头条

可明明在2023年,乌克兰还得大量整机进口,依赖西方无人机产能。为啥到现在,乌克兰无人机不仅自己够用,还能大量生产,出口换钱呢?核心有两大原因。

一是西方供应链支撑。英国就一直是乌克兰无人机供应链的最大来源国。英国牵头,整合了德国、挪威、荷兰等欧洲无人机产业链企业,成体系化供应乌克兰。像乌克兰无人机的飞控、通信、抗干扰等模块部件,很大程度得从英国进口。不仅如此,英国的头部无人机科技公司,还帮乌克兰察打无人机迭代新算法,对抗俄军的电磁干扰手段。

除欧洲外,美国也功不可没。像2025年底前,美军将向乌克兰交付AI升级组建,一共3.3万套。这其中包括了AI计算模块、高精度传感器、软件芯片等零部件,适配乌克兰多个无人机型号。

二是乌克兰无人机产能分散,全民组装。乌克兰企业生产无人机,可以降税,民众手搓组装无人机,也能拿去卖给乌军换钱。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让乌军无人机产能开始爆发,性能也飞速迭代。任何人有无人机的升级想法,只需两三个星期,就能通过后方工厂、民间作坊造出原型机。新型无人机送到前线参战,究竟好不好用,飞手马上就能反馈意见。火力不足就加强火力,续航不够就扩大电池,很快改进版又能被搓出来。"边打边改"的模式下,乌军用无人机创新效率拉满。

按照泽连斯基的意思,乌克兰无人装备产能溢出,又经历了战争的检验,非常适合对外出口。赚到钱之后干啥呢?补齐防空导弹、战机、坦克、反无人机系统等装备的短板。也就是说,乌克兰并不是倒卖西方武器,也不是装备多到用不完。本质而言,泽连斯基的武器出口,就是一种基于战场现实的资源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