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个姓氏的人,可能你不是"炎黄子孙",而是"波斯"人后代
中国百家姓里,安姓排在第79位,不算太常见,但全国有上百万人口,主要集中在河南、陕西、山东这些地方。
传统上,安姓有几个来源,一部分是本土的,比如出自黄帝的后代少昊氏,有个支系叫安氏;还有从姬姓变化来的,周文王的后人封在邯郸安陵,就以地名为姓。
但咱们今天重点聊的,是另一个来源:来自西域的安息国。
安息国是古时候的一个大国,建于公元前247年左右,由阿尔沙克王朝开创,版图覆盖伊朗高原、中亚部分地区,跟罗马帝国打得不可开交,也跟汉朝有贸易往来。
这个国家后来被萨珊王朝取代,但它的影响传到中国,特别是通过丝绸之路。
为什么说安姓跟安息国有关系呢?古籍记载,安息国的人来中国后,以国名简化为姓,就成了"安"。
最典型的人物是安世高,他是安息国的王子,本名安清,父亲是国王帕科鲁斯二世。安世高生于公元2世纪初,具体年份没确切记录,但据史料,他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48年,来到洛阳。
那时候丝绸之路已经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亚和中原的交流频繁起来。安世高不是来做生意的,他是为了传佛教,放弃了王位,带着随从东来。
在洛阳住了二十多年,翻译了三十多部佛经,主要都是小乘佛教的经典,比如《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啥的。这些经书对早期中国佛教影响很大,推动了禅宗的初步传播。
安世高的到来不是孤例。安息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枢纽,商人频繁往返中国。他们带去香料、宝石、玻璃制品,换回丝绸、茶叶、瓷器。
有些商人干脆在中原定居,娶当地媳妇,生儿育女,后代就姓安。这部分安姓的血统,自然带点波斯特征。
波斯是安息国的古称,1935年才正式改名伊朗,所以说安姓可能是波斯人后代,没毛病。生理上,早期的安姓移民可能有高鼻梁、深眼窝这些中亚人特征,但经过几代通婚,早就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