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想谈判,却要对中方提无理要求,不许买俄罗斯石油(2)

2025-07-25 17:07  郑州广播电视报

特朗普(资料图)

为什么美国这次踢到铁板了?因为中俄伊的合作,早就不是临时凑数的"抗议联盟",而是实打实的利益共同体。

俄罗斯:全球石油储量第一,这两年靠着向中国卖油,硬是顶住了西方制裁。更绝的是,中俄石油交易已经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直接绕开美元。

伊朗:被美国制裁了十几年,但靠着和中国签的协议,石油出口根本没停过。美国越制裁,伊朗越往东方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中国的策略很明确--能源安全不能押注在一家身上。美国想用石油卡脖子?对不起,中国的供应渠道多的是。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这三国不仅在能源上合作,还在推动"去美元化"。金砖国家扩容、本币结算体系......这些动作都在告诉美国:金融霸权的时代,快到头了。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这次对中国的能源威胁,暴露了其外交政策的三个致命缺陷:

第一,高估了自己的经济影响力。美国以为关税威胁就能让中国就范,却忘了中国早已建立起多元化的能源供应网络。俄罗斯的管道石油、伊朗的海运原油、再加上中东其他国家的稳定供应,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的能源讹诈。

  1. 低估了中俄伊的战略协作。这三国的合作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多年磨合形成的稳定架构。

第三,误判了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美国还沉浸在"石油美元"的美梦中,却没看到新兴市场国家正在加速"去美元化"进程。俄罗斯接受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伊朗与中国建立本币结算机制,这些都在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根基。

贝森特可能没想到,自己一句威胁,反而逼出了中俄伊的"战略明牌"。美国还在用老套路--制裁、威胁、拉盟友,可世界早就变了。中国用行动证明:谈判可以谈,但底线不能碰;俄罗斯和伊朗则用能源合作证明:美国的制裁大棒,早就没那么好使了。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是什么?当美国财长在镜头前精心设计"石油禁令"的台词时,中俄伊的外交官已经在德黑兰把合作方案谈妥了。这种时空错位的画面,像极了新旧秩序交替的隐喻--一个靠霸权勒索的时代正在落幕,而一个多极合作的世界,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