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我国广西举行的中越两国的陆军的联合演习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这是首次两国陆军进行的联合演习,而另外一方面在当下复杂的地区环境之下,我国与越南的这种双向合作也体现了愿意加强沟通和交流的想法。不过在这次的联合演习中,我们注意到解放军的一组数据已经与越南军队处于同一层次了。
这次联合演习,双方都非常的重视,不过从演习的科目以及使用的装备,包括两国军人的精神风貌来看,解放军都是全面碾压越南军队的。
为了展现我们的诚意和作为东道主的实力,在这次演习中,解放军专门展示了一批我军现役的轻装备。比如大量的无人机,以及边境部队现在正在使用的QBZ-191步枪,QS z-92手枪,CS/LR4等相关的枪械。这些轻武器都明显比越南陆军使用的装备高上一个等级。
而越南陆军此次携带的装备主要是STV380,这款枪是越南仿制的以色列枪械自主生产的一款产品,主要的目的是替换自己陆军手中使用的ak系列的步枪。这款枪的有效射程大约是500米,射速是600~700发,使用的是北约标准的5.56×45毫米的弹药,而且还搭配了皮卡汀尼导轨,可以方便在枪上安装一些手电或者是光学瞄准设备等等配件。结构方面也比较简单,目前在越南陆军的手中属于主流的单兵装备。
而且在这次军事演习传出的相关画面中,我们也都能够看到更多的时候是我们的军人像教官一样,与越南军人进行相关的交流,这种状态下,可能我们的军人更像是传授一些训练技巧或者是作战能力,更像是老师这个角色。
不过这也比较符合两国陆军的定位,毕竟无论从历史还是现代情况来看,中国陆军对于越南陆军来说,都当得起"老师傅"这个角色。
不过在这次训练演习中,解放军也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碾压对方的,这其中有一组数据,解放军就已经被越南陆军追平了。这组数据就是"单兵载弹量"!
上面提到的我军列装的那几款枪械,承担主要火力输出的是QBZ-191步枪。目前我们的边防军在弹药装备上,使用的是6+1模式。也就是通常每个人身上有6个备用的弹匣,然后在枪械内部还有一个弹匣,考虑到这种步枪的标准弹容量是30发,也就是说,在边境巡逻的我军陆军,每一个士兵的身上大约有210发左右的步枪弹药。而这个数据,与越南边防部队的弹药基数,基本上保持一致。
这个数据猛然一听似乎是不少的,但是考虑到那里是边境地区,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况,尤其是面临一些复杂战况的时候,感觉210发的载弹量,似乎是有点不足的。尤其是对面的越南边防军也已经搭配了同样的载弹量的情况下,感觉有些不太稳妥(在这里并不是要强调两军对立,而是站在假想敌的角度去考虑)。
而与边防军人搭载的210发的容量相比,我们陆军主体作战单位的个人载弹量实际上是更大的,陆军突击背包使用的是5个弹匣加上战术背心里的4个弹匣,再加上枪械里面一个弹匣的9+1的组合,弹药基数已经超过了边防军人。
那么既然我们的陆军作战单位中本身就有更高的单兵载弹量,为什么反而边防部队的单人载弹量却更少呢?到底是我们失算了,还是考虑到在演习中有所保留呢?
对于这个问题,在我个人看来,认为我们在边境地区的部队中单兵的载弹量要少于陆军常规的单兵载弹量,应该是合理的。因为边境地区不同于其他区域,恰恰是由于敏感性和危险性更高,所以该地区的部队都是清一色的快速反应部队!在边境进行巡逻和执行其他任务的士兵,几乎不太可能会陷入单兵长期苦战的环境中,边境枪声一响,整个边防马上会警戒起来,相应的武装力量会迅速部署和出动。在当前这个时代,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武装力量,直接入侵我们边境的情况,更多的应该是一些零星的交互和威慑。这个时候我们的士兵手中的枪执行的基本上都是震慑或者是短时间射击的任务,所以对于单兵载弹量的需求并不是那么的大。
这一点,边防和陆军的其他单位相比,是存在着不同的。陆军的其他单位所制定的单兵载弹标准,主要考虑到的情况会更加极端,环境会更加恶劣,战斗会更加激烈。
所以在这次演习中,解放军的单兵载弹量与越南边防军处于同一层次,我认为并不是我们刻意的保留,而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