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五"的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十四五"开始不设中长期定量目标,预计"十五五"可能也不会,但年度目标仍然会每年都有。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国家主席在《说明》里指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稿对'十四五'和到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十四五"开始不设五年的经济增长定量目标。
尽管"十五五"可能不设五年定量目标,但2035目标隐含要求是价格和名义增速变得更加重要,"十五五"期间名义增速可能需要不低于5.5%。按照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来看,未来十年名义GDP增速应不低于5.4%,"十五五"期间不宜低于5.5%。此外,2035年GDP或人均GDP比2020年翻一番,这个并没有作为定量目标,但可以作为参考。参考"翻一番"来看,需要2025-2035年实际GDP增速不低于4.4%,"十五五"不低于4.7%。
2、其他目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公报提出的"十五五"发展目标相比"十四五"更加简洁精炼,可以总结为6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民生、国家治理。其中,比"十四五"新增的表述是"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
三、"十五五"规划的重点工作
1、与"十四五"相比,12个重点任务的领域一致,但顺序有细微差异,现代产业体系、对外开放、社会民生三个主题更靠前,绿色发展比"十四五"略靠后。"十四五"的12个工作领域,按顺序依次是:①科技创新,②现代产业体系,③强大国内市场,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乡村振兴,⑥区域发展,⑦文化建设,⑧绿色发展,⑨对外开放,⑩社会民生,⑪安全发展,⑫国防建设。而"十五五"的12个工作领域依次是:①现代产业体系,②科技创新,③强大国内市场,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对外开放,⑥乡村振兴,⑦区域发展,⑧文化建设,⑨社会民生,⑩绿色发展,⑪安全发展,⑫国防建设。
2、重点关注领域:
(1)现代产业体系:①顺序更靠前,从第二位提高到第一位;
②明确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即"三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③建设目标从"四国"到"五国","十四五"提出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目标,"十五五"则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④延续了"十四五""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提法,"十五五"提出"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⑤明确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定位更加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