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撤销对中国“12项制裁”!蔡正元曝:后头还有好戏

2025-08-07 13:44  头条

七月底,中美两国展开了一轮关税谈判,会谈的具体内容在初期并未对外公开,双方都保持了高度的保密。不过,美国财政部长最终没能守住秘密,他在一次采访中无意间透露了一些谈判细节。据称,在谈判启动前,美国对中国加强稀土管理感到不满,随即制定了12项应对措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72小时内,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转变,不仅取消了对中国的12项制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地称赞中国为"伟大的国家",这一举动在以往极为少见。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美国的态度会突然软化?


美国为何突然改变立场?

一切的起因要从稀土说起。稀土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芯片制造、导弹生产,还是新能源汽车与航天飞行器,都离不开稀土。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高纯度提炼技术方面,几乎无人能敌。

虽然美国也有稀土资源,但缺乏相应的高纯度提炼能力,导致其军工、航天及芯片等多个领域对中国稀土存在严重依赖。例如,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和电子系统就离不开中国供应的稀土。如果中国限制相关出口,美国半导体行业将面临240亿美元的损失,而通用汽车的每辆车成本也将增加3000美元。


美国国防部官员私下承认,要彻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这段时间显然无法等待。因此,中国调整了稀土出口审批机制,特别是对军工级的铽、镝等稀有金属实施了精准管控。

起初,美国财长贝森特还态度强硬,扬言要将对华关税提高到三位数水平,但很快他就不得不低头。7月29日他还在媒体面前强硬表态,8月1日便通过CNBC宣布撤销了12项针对中国稀土的反制措施。

此外,美国的经济状况也令人担忧。2025年上半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达到1.3万亿美元,国债利息支出接近600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急于推动"对等关税"政策,以期实现财政自救。

特朗普第三次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理由是"拒绝降息损害国家利益"。鲍威尔没有回应,但市场已经读懂了信号。降息可能导致资本外流,而不降息则可能引发债市崩溃。在两难之间,特朗普政府只能退一步,悄悄缓和对中国的高压政策。


再加上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2025年5月,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至此,标普、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全部取消了美国的3A评级,美国正式成为"信用风险国"。

市场反应迅速,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55%,美股期货全线下跌,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跳涨。美元虽然是超主权货币,但美债只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债,美联储的独立性困境和特朗普的"债务重整"野心,让美国的经济陷入了死循环。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不得不寻求与中国合作,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中美继续贸易战,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都将受到冲击。因此,美国只能撤销制裁,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缓解经济压力。

贝森特的"伟大国家"说法是真心还是假意?

贝森特在社交媒体上称中国为"伟大的国家",这条推文是在7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发布的。这表明美国的就业市场已经陷入低迷,贝森特不得不释放善意,希望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提振市场信心。

不过,这条推文不久后就被删除了,贝森特解释说是因为"图片异常",这显然是个借口。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巨大。特朗普一直塑造自己对华强硬的形象,而贝森特的言论显然与特朗普的政策不符。如果贝森特真的承认中国是"伟大的国家",那特朗普的立场将受到挑战。因此,贝森特只能迅速删除推文。


从"掏空制造业"到"伟大的国家",这不仅仅是称呼的变化。美国虽然撤销了12项制裁,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在芯片领域,美国仍然限制对华出口EUV光刻机、16/14nm以下制程技术,即使关税下调,中国晶圆厂采购美国高端设备仍需通过BIS审批,审批周期长达6-12个月。

这说明美国的对华政策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需要中国的市场和资源来缓解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崛起,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美关系的未来是合作还是对抗?

面对美国的软硬兼施,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当贝森特威胁要加征三位数关税时,中方回应冷静:"已展现善意,但若美方加码,反制措施将按计划实施。""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就是中国的态度。


在稀土方面,中国调整了出口审批机制,对军工级别的稀土实施限制,迫使美国不得不做出让步;在芯片领域,中国加快了国产替代的步伐,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模拟芯片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28%,部分替代了TI、ADI的产品。同时,中国还通过约谈英伟达等企业,要求其就H20算力芯片中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这既是技术安全审查,也是一种非对称反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挑战,但依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和技术封锁来维持其霸权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历史已经证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只会导致自身的衰落。美国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摒弃"美国优先"的傲慢,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与中国进行对话和合作。


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作为世界大国,中美对全球经济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如果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将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当然,合作并不意味着妥协。中国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国家主权方面,绝不会有丝毫退让。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中国也将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和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最后,72小时内,美国撤销12项对华制裁,贝森特称中国为"伟大的国家",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美国的嚣张不再,是因为其霸权的衰落;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是因为其自身的实力和自信。

美国,该醒醒了!这个世界,早已不是你一家独大的时代。只有摒弃霸权思维,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态度与中国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否则等待你的,只能是更加衰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