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进行地面点火测试的光谱号。
丙烷还有一个优点:可由生物燃料工艺大规模制取。生物燃料的碳元素主要取自当代大气,燃烧后几乎不会增加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因此生物丙烷比取自化石燃料的煤油和甲烷更加环保(出于气体纯度和制造成本的考虑,航天几乎不使用生物沼气甲烷)。不过,航天活动对大气的影响本来就微乎其微。即便是星舰那样的巨型火箭,单次任务制造火箭和燃烧燃料所产生的碳排放,也就相当于一座加油站一年所售燃油。因此,环保概念更多是欧洲人的噱头(现在他们自己也不太提了)。
第二,光谱火箭采用了在一级上并联安装九台发动机的设计。多机并联(5台以上)是目前唯一实用的火箭回收技术--垂直回收的必要设计,而我国尚未开展过多机并联飞行测试,甚至没有进行过完整的地面点火试验。光谱号的首飞,使得欧洲"好像在相关技术上领跑了一回"。
九机并联的光谱号火箭。
火箭返回着陆时,绝大多数燃料已经消耗,箭体重量可能只有出发时的10%左右,而精准的着陆,又要求发动机推力不能超出箭体重量太多,因此在箭体内并联安装多台发动机就成为火箭设计师的理想选择:起飞时多台发动机一起工作,可以产生较大推力;着陆时,仅点燃中间的单台发动机,尽量减小推力以便于控制。图为美国猎鹰火箭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