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来刷手机的90%的人,可能不知道美军导弹真够打一周就熄火,消息拍桌。
看到这条内幕的人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别真打。
来自美军退役上校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最新警告说,五角大楼现存导弹只能撑八天,再多就只剩核按钮。
八天,放在和平年代只是一个小长假的功夫,换成战场,弹药一断就是灭顶。
八天的算法听起来刺骨,却不新奇。
过去三年,美国为了给乌克兰、以色列、红海舰队送补给,差不多把仓库吃空三成。
光爱国者拦截弹就从生产线直达基辅,数量越掏越少,自家库存直接贴着红线。
更尴尬的是打肿脸充胖子。
北约一侧觉得一鼓作气就能干趴对手,结果战争被拖成马拉松,美军反倒成了被拖垮的那一方。
仓库见底按不住,才突然想起补货,却发现工厂大门锈了。
冷战后,美国军火工业真被一句"世界和平"忽悠瘸了。
生产线关了,工程师转行,产能萎缩成老牛拉破车。
现在要放大招,导弹扩产却像叫出租车排队,干着急也上不去车。
懂行的也清楚,美国军工的命根子攥在别人手里。
稀土、锑、钛这些关键小零件八成得靠中国买单。
人家一挥手限制出口,连导弹外壳都变稀缺品。
难怪特朗普急着访华,见面就想签大单,先把稀土供应恢复再说。
俄乌战场就是最亮红灯。
美国要是真拿不出下一批反导补给,乌克兰前线就成了一道无掩护的靶子。
俄罗斯再趁火打劫,冲击波马上往欧洲腹地扩散,邻居谁也别想睡懒觉。
另一边,美军在亚太嚷嚷得厉害,真伸手会发现兜里瘪得可怜。
想在西太摆导弹雨,却发现库存早已预订给远方战场。
短时间内,对台海和南海的干预就只剩嘴炮,硬货根本匀不出。
这种局面让人后背发凉,却也提醒世界:别被橱窗里的航母编队吓住。
没有源源不断的弹药,钢铁巨人也能饿得站不稳。
大国博弈从来不是单看谁的舰更大,而是看谁的仓库更稳更厚。
炮火暂歇的空档,普通人能做什么?
关注电费、菜价、航班延误就够了。
真正的危机很少敲锣打鼓降临,常常藏在仓库数目和稀土发货单的小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