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恶果!韩国巨头砸50亿抱美国“大腿”,想断中国生意?(2)

2025-10-24 17:07  郑州广播电视报

在供应链上,韩华海洋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极高。船用钢板、稀土永磁材料等关键原材料,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如今,随着中国反制措施的实施,这些关键原材料的供应瞬间中断。以稀土永磁材料为例,韩华海洋对中国的依赖度高达 70%,而美国本土的加工能力远远无法满足其需求。这导致韩华海洋的生产成本飙升,工期延误,许多在建项目陷入停滞状态。

航运业务方面,中国港口在全球物流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韩华海洋的货物中转大量依赖中国港口的服务。如今,由于中国的反制,其物流效率大幅下降,货物运输受阻,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市场层面,失去中国市场的韩华海洋,商业信誉也受到了严重损害。客户纷纷流失,新的订单更是难以获取。曾经的造船巨头,如今在市场上举步维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

韩国政府为了挽救韩华海洋,可谓是绞尽脑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低息贷款、政治风险保险,强制本土钢厂增产等,试图缓解韩华海洋的困境。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韩国造船业长期依赖中国供应链的 "低成本 + 快交付" 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被打破。韩国政府的补贴虽然能解一时之急,但无法改变韩国造船业在成本和效率上的劣势。以新西兰取消订单转投中国船厂为例,充分说明了市场只认价格和时间。在失去价格优势后,韩国造船业的竞争力大幅下降,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黯淡 。

韩华海洋的遭遇,无疑是自食恶果。它盲目跟随美国,损害中国利益,最终却让自己陷入了绝境。在大国博弈的舞台上,企业应该保持理性和中立,避免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否则,必将面临订单流失、技术工人流失、产业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被全球制造业格局边缘化。

韩华海洋的困境,也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做出战略决策时,必须谨慎权衡利弊,不要轻易选边站队。否则,韩华海洋的今天,可能就是它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