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入夏似笼蒸, 柳下听蝉裂肺鸣。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伏天要来了。伏天,也就是三伏天,是一年里最为炎热的时段,主要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高温模式,华北、黄淮等地可能出现35℃以上的持续炎热天气,而且河南、两湖等地还会出现40度以上高温,这就需要人们注意防热防暑。
据了解,今年的初伏开始时间是在公历7月20日,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星期天,距今仅剩3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而头伏的气候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因为头伏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地表积热达到高峰,加之南方梅雨结束后湿度上升,形成"湿热交加"的天气。
据汉代《汉书·郊祀志注》中记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说的就是夏至后阳气渐衰但余威犹存,阴气初生却未成势,这种气候特征被概括为"伏"。
而对于头伏而言,民间却一直有"头伏有雨,伏伏有雨"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
"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头伏是三伏天开始的日子,通常出现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初伏"),总共持续10天。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入伏的时候,出现了下雨的天气,那么到了中伏和末伏的时候,降雨天气会特别频繁,而且降雨量也会很大,这样整个三伏天就会雨水充足,是个多雨的夏季。
而如果在入伏的时候,出现了晴朗的天气,那么在中伏和末伏时,很可能也会以晴天为主,这样三伏天雨水就会偏少,很可能会出现高温干旱的情况,而这就会对庄稼的生长产生不利。
据悉,三伏天往往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大,尤其是大陆高温低压与海洋低温高压容易形成气流交汇。而头伏降雨就预示海洋气流活跃,这样后续中伏、末伏降雨概率增加。这种天气情况,有利于缓解旱情,促进作物生长,但过量降雨可能引发病虫害和涝害。
那么今年头伏的天气如何?会下雨吗?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7月20日开始,全国将迎来大面积的降雨天气,而且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江汉、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多地降水量有30~80毫米,部分地区有100~180毫米,而且沿海地区降雨量还可能达到400毫米。
这就预示着今年入伏这天,各地几乎都以雨天为主,这样根据农谚说法,未来的中伏和末伏就可能也以降雨为主,也就是说今年夏天大概率会有很多的雨水,需要农民朋友做好防涝准备。
另外,对于头伏而言,民间还有"初伏浇,末伏烧"的说法。这里的"浇"指初伏首日出现降雨,"烧"喻指末伏高温干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伏天整体呈现"先雨后旱"的天气模式;而且民间也有一种解释,是指初伏有雨,那么到了末伏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而这一说法就与"头伏雨,伏伏雨"有些不同。但这并非说这些农谚没有道理,而是因为农谚具有局限性,不同地区的天气对应的农谚有所不同。为此也就需要大家理性看待。
总结,马上入伏,而随着伏天的到来,夏季也就快要结束了,此时全国各地都将迎来高温炎热的气候,需要大家注意防暑,并且做好农作物的预防措施,确保庄稼有个好收成。
从农谚的角度来说,中伏当天下雨好还是晴天好呢?
- "中伏雨堵门,寡妇早嫁人"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在中伏下雨,寓意着不吉利的事情会发生。具体来说,"中伏雨堵门"意味着在中伏期间下雨,这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不顺利或不幸的事情。而"寡妇早嫁人"则是一种比喻,表示在这样的不吉利天气下,人们应该尽早采取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被困境所困扰。
这个农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解读。在农耕社会,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农谚则是农民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天气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仅取决于中伏这一时间段。因此,我们不应该过于迷信农谚,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来应对天气变化和其他问题。
- "中伏雨涟涟,必定是荒年"
农谚"中伏雨涟涟,必定是荒年"是指在中伏期间持续不断的雨水,暗示着接下来的年景可能会不好,可能会面临丰收不佳、农作物受灾等困境。
这个农谚的寓意在于告诫人们要警惕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雨水过多可能导致农田积水、作物病虫害增加,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农民需要在中伏期间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工作,以减少雨水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此外,这个农谚也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灾害和困境。它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对灾害的预判能力,帮助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个农谚传递了一个警示的信息,提醒人们在中伏期间注意天气变化,加强管理和防范措施,以应对可能的荒年和灾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雨淋中伏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这个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在中伏期间持续下雨,预示着接下来的四十五天内天气会持续湿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不需要使用牛来耕种田地。
这个谚语的寓意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重要,适宜的天气条件可以带来丰收,而持续的雨水则意味着农作物能够得到足够的水源滋养,不需要额外的劳力来进行田地的耕作。
综上来说,在中伏当天下雨与晴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需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中伏下雨可以带来一些凉爽和清新的感觉,但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降雨量的适度与否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