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产负债表衰退带来哪些启示?经济学家:日本走出“失去的30年”仍需时间(2)

2024-03-01 14:50     环球网

中国需要继续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环球时报:您提出"被追赶的经济体"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企业投资转移至海外,另一个是国内融资性贷款比重逐步增加。中国目前还不是"被追赶的经济体",但可以为此做哪些准备?

辜朝明:"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概念与"被追赶的经济体"概念非常接近。如果你是成本最低的生产者,世界各地的工厂都会转移到你这里。反之,工厂会搬走。1978年开始的前30年里,中国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国,任何想要转移产能的人都会选择搬到中国,因为那里更具吸引力,效率也更高。

但过去10年,中国的工资上涨了,很多人开始讨论"中等收入陷阱"。现在,中国面临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竞争,它们都想吸引中国的工厂。中国政府必须让市场对国内外的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中国拥有的一大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因此,如果企业想贴近市场,就不应离开中国。

环球时报:您在书中提到"直升机撒钱"的4种方式及其影响。在您看来,怎样的刺激政策是有效的?

辜朝明: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撒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日本前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就是这一做法的支持者。在他任上,日本央行大规模地增加基础货币。但到疫情暴发之前,日本的通胀率也从未高于1%。原因很简单,在经济衰退期间,人们担心自己的财务健康状况,因此不想借钱。我们在商学院里没有学到的是,要使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必须有借款人愿意对央行信号做出反应。但一旦出现资产负债表问题,即使你把利率降到零甚至负数,这些人仍然选择偿还债务。

过去34年,日本银行贷款实际上只增长约45%,几乎每年仅增长约1%。货币政策要发挥作用,央行投入商业银行的钱必须进入实体经济。如果贷款每年仅增加1%,那么实体经济每年只能多花1%的钱,这不足以推动经济发展。在这种类型的经济衰退期间,我不建议依赖货币政策。多年来不同国家已经多次证明,当资产负债表衰退时,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没用的。政府应通过降低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借贷。如果这不起作用,那么政府就应该借钱并花掉。

"资金的流入只是让日本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很好"

环球时报:在经济泡沫破裂的几十年后,我们看到一些日本经济重新恢复活力,例如股票市场走势良好。您认为日本是否已经走出了"失去的30年"?

辜朝明: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日本企业在2012年左右停止偿还债务,意味着它们用了20多年才修复资产负债表。即使如此,日本企业仍然拒绝借钱。任何经历过经济泡沫破裂的公司高管都会对自己说,我再也不会借钱了。但现在距离泡沫破裂已有30年了,许多年轻管理者正在接管日本公司的关键部分,他们愿意做更多的事情,包括借钱。随着更多新管理者进入高层,时间会解决这个问题。

股市的反弹又是另一个原因。黑田东彦一直希望把利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但全球在新冠大流行之后经历了通货膨胀,各国都提高利率。但日本央行没有加息,因此日元大幅贬值。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日本的资产突然间就变得非常便宜了,于是大量资金涌入日本,尤其是股市。但日本本身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资金的流入只是让日本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很好。

环球时报:您对全球经济的未来有怎样的预期?

辜朝明:未来,发达经济体将面临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消除过剩流动性的问题。日本、美国、欧洲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这使得遏制通胀的行动变得困难。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央行在系统内已有如此多的超额准备金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因为没有先例,所以市场人士、央行、学术界会有不同的看法,市场可能会出现巨大波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