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学杂志》曾刊登过一项关于衰老的研究,特别指出在去世前十年,身体机能衰退时会给出预警。
这项研究更多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察觉到机体的变化,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预警,才能够算是告诉我们生命危险的信号呢?
3种机能衰退表现,或是去世预警
最容易也是最先出现的往往就是运动能力下降。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运动能力下降岂不是不容易发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这一方面的就是走路。
走路是需要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多方配合才能完成,机体要自动调节步伐、步速才能与自身功能相适应。
当肌肉组织出现问题时,肌肉发生萎缩,无力, 无法支撑身体骨骼重量,就会出现双腿发抖,行走费力等症状;当心肺功能下降,氧气供应不足,导致活动耐力下降,也会出现代偿性呼吸喘促。
而如果出现走路常摔跤的情况,怕是神经系统工作不到位。例如小脑性共济失调,由于小脑的神经纤维病变,引起平衡功能障碍,出现步态不稳、步伐不对等的特殊小脑步态。
此外,走路的步态和速度还与免疫力、代谢能力等有关,因此通过日常步伐、步速的变化,可以比较直接反映身体素质,对寿命预测有一定参考性。
体重短时间内的变化
过重过轻的体重都可能是身体机能衰退的表现。
一方面组成人体肌肉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身体基本构架和生命活动的主要支撑,并不会作为能量供应而消耗,当体重出现短时间内的下降,很可能提示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类似恶性肿瘤,胃肠道严重疾病等,都会造成其结果。
另一方面,如果体重增长过度,除去暴饮暴食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体内的激素紊乱、胰岛素损伤等疾病导致体内无法正常分解脂肪、糖分等,因而造成的体重迅速上升。
总之短时间内的体重变化主要预示着身体抵抗力的全面下降,因此需要患者及时警惕,排除嫌疑。
容易疲劳却睡眠不佳
由于长期的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等原因,体内能量消耗过大,而机体无法得到充足能量供应,身体机能随之下降。从而表现出易疲劳的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表现。
睡眠是一个由激素、神经系统等多方面影响的行为活动,当身体机能衰退,影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但因为长期的不规律作息早就扰乱了正常的生物作息,因而即使很疲劳也还是出现失眠、多梦的症状。
如果身体长期处在这种疲劳的状态下,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免疫力等都会逐步下降,因而无论是外部的疾病还是本身就有基础疾病都会拖垮人体。
综上所述,当身体机能降低后,身体是可能表现出大大小小的变化,早日发现介入干扰是我们改善身体状况,实现长寿的最佳选择。"吃饭,睡觉,打豆豆"是我们的最理想的日常生活,延缓机能衰退,自然也从这最平凡处入手了。
吃的精,睡得好,放轻松,才是抗衰基本保障
1.限制热量
在充分保证人体所需基本营养成分的情况下,限制人体每天只摄入有限、少量的能量,是目前经过多种模式动物实验,而验证出的最有效改善机体状况、延长寿命的方法之一。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维持25%热量摄入2年,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可减缓2%-3%,这也意味着10%-15%的死亡风险的降低。 广泛的研究实验证明热量限制确实可以改善健康、延长寿命,虽然其原理仍然未知,但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荐。
2.高质量午睡
睡眠一直都是困扰老年人群的一大问题,如果夜晚睡觉质量不佳,可以通过午睡来补充,缓解白日的疲倦。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午睡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使大脑变年轻。英国生物数据库针对38万名志愿者展开研究。经对比研究发现,相比于不午睡的组,习惯午睡的组大脑平均总容积大15.80cm³。
正常情况下,随着年纪增长大脑容积会逐渐缩小,引发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而15.80cm³脑容积约是2.6-6.5年衰老过程中大脑的萎缩量。由此可以看出,定期适时的午睡对于保护脑健康,减缓脑衰老是正确的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睡得越久越好。有研究显示,过长时间的午睡可能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风险。
临床研究证实,24分钟的午睡,可以使头脑的灵敏度提高54%。因此,建议午觉时间限制在20-30分钟左右为宜。
3.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最近《科学报告》的一项有关通过大脑监测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类似听音乐等悠闲、简单的方式,可以改变大脑唤醒状态,提升个体记忆力。
由此可知,使人愉悦、轻松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体放松大脑,更能激活大脑的沉睡细胞,延缓脑部的衰老进程,从而延长寿命。
身体机能的降低虽然可能预示着个体生命的长度,但是其中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但不可否认的是,身体机能的降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一种阻碍的存在,因此通过一定的锻炼、合理生活习惯提高身体机能,从而实现高质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