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状况还出现在位于下塔吉尔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和位于鄂木斯克的铁路运输机车厂,这两大军工企业是俄罗斯最主要的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生产厂家,2022年10月俄罗斯启动军工体系向战时转轨后,两家企业"火力全开":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每年仅能批产30-40辆T-90M主战坦克,翻修100-150辆T-72B3主战坦克。根据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的报告显示,2022年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的产能提高了"3倍多"。2023年3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视察该厂,指示进一步提高坦克产能。得到了联邦资源倾斜的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在2023年产能持续扩张,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该厂批产、翻新了超过1500辆主战坦克,其中1/4到1/3是T-90M。而鄂木斯克铁路运输机车厂还协同卡卢加发动机公司,恢复了T-80主战坦克使用的GTD-1250燃气轮机发动机的生产,为T-80BVM主战坦克的批产铺平了道路。
在新质战斗装备、战术导弹产能上,俄罗斯也进步明显。2024年1月18日,绍伊古视察莫斯科的拉杜加国家设计局、"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等。据"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总经理谢尔盖·博加季科夫汇报,战术导弹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一倍,全天24小时生产,战术导弹的产量增加了数倍,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增加了7倍,2024年上半年就能完成部分零部件的全年订单。俄国防部分管军工生产的副部长阿列克谢·克里沃鲁奇科在今年初披露的信息显示,2023年俄军共得到了数千架无人机,约40万件各类武器和7000多枚战术导弹。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公司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则表示,2023年俄罗斯坦克产量比2022年提高了6倍,装甲车产量提高了3.5倍,弹药产量提高了60倍,"柳叶刀""立方体"自杀式无人机产量也翻了数倍。
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有分析认为,尽管俄罗斯国防工业近年有所发展,但依然面临着挑战。例如在主战装备批产领域,俄军地面作战装备增加的产能是采用"新造"加"翻新"的模式,相当一部分是翻新的苏联时期库存的坦克、步兵战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可用车体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根据北约方面评估,到2026年左右,俄罗斯可能会耗尽所有可用的储备坦克,对届时的装备产能将是考验。北约准备利用这一机会,实现战略局面翻盘,如果俄罗斯要避免这一情况,就必须提前谋划,提升新造装备的产能。
此外,俄空天军和海军的产能提升有限。例如2023年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将产量翻了一番,交付了20余架苏-34和不到10架苏-35战机,仍难以满足俄军前线需要。
俄罗斯卫星网14日称,如今影响俄乌冲突的最大问题是后勤保障,其中关键是经济保障问题。俄罗斯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进行综合考虑,而经济因素尤为重要,国防部长工作的重心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相应的转移。分析认为,有经济学背景的别洛乌索夫出任俄防长,有利于保障后方工作和减少战事对经济的影响。俄军事分析专家科罗特琴科认为,这一任命将使"国防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国防订单和向特别军事行动区提供的现代化型号武器和军事装备供应问题得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