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哈佛大学硕士,美国华尔街一位出色的银行家。
但他却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中国农村,投身艾滋遗孤的救助公益事业中,陆续在多个省市成立了15个"智行基金会"分社。
他就是杜聪。
如今,他已资助了三万多个孤儿,他们有的正在国内外大学深造,有的已经成家立业。
他说:"帮助他们其实是我的荣幸,我们是互相成全和成就的。"当杜聪回忆起他资助的那些艾滋遗孤的故事,依然会眼泛泪光。
他说:"孩子们的生命被雨淋湿了,心真的很痛很痛……"今年12月1月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跟着小婚家一起走进杜聪,感受这位慈善家那颗谦卑、温柔的心。
01、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1982年,14岁的杜聪随父母从香港移居美国。
就在那年,杜聪在美国接触到一名艾滋病患者。他叫杰西,大杜聪10岁,是他的英文老师,也是他初到美国时唯一的朋友。当病情曝光后,杰西不仅被学校开除,还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歧视。由于当时没有特效药控制病情,艾滋病在美国民间被冠以"世纪瘟疫"之说,很多人都谈艾色变,艾滋病病人最终都难逃一死,杰西被所有人孤立了,其中也包括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