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明确编外人员平均工资不超2800元/月 网友:同工不同酬(2)

2023-05-26 10:32  搜狐综合

根据延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新通知,从2023年5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市各类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均增加200元。其中宝塔区、安塞区、子长市、黄陵县、洛川县、甘泉县、吴起县、志丹县(二类区)由现行的1850元上调至2050元,黄龙县、宜川县、富县、延川县、延长县(三类区)由现行的1750元上调至195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二类区由现行的18元调整为20元,三类区由现行的17元调整为19元。

延安人社局官方公告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中规定,单位职工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原则上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基础,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的范围内进行核定。

编外人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工作量增加 但如何杜绝"编内清闲编外忙碌"?

今年4月份,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晓东被采访时谈到,编内、编外人员紧密相关,清退编外人员让编内人员职责回归,为下一步优化编制资源,合理配置编制打好基础。

胡晓东表示,编外人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工作量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为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需要编外人员协助。"他认为,除绝对工作量的增加外,相对工作量的增加也是机关单位聘用编外人员的重要原因,"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组织协同与人员协作,在现有的管理机制下难以保证工作效率的达成,从而导致相对工作量增加,不得不聘用编外人员以补充人力的不足。"

有业内人士表示,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有一些普遍性规定。首先,需是机关事业单位在优化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以及调整人员后,仍无法完成工作。其次,编外人员岗位需要具有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特点。符合以上两点条件,相关部门才能根据工作内容和任务量,对编外人员的聘用要求和数量进行评估,实行定岗定编。

然而,"编内清闲、编外忙碌"是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常态。在调研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晓东发现此类现象,"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招聘之初就没有对编外岗位做出详细的职位说明和规定,也没有在聘用合同中予以体现。二是在编外人员使用过程中,组织、人事、编委等部门缺乏对用人部门的有效监督,造成工作分配上的不均衡、不科学和不合理。"

"编外岗位的工作变动性较大,很难科学定薪。"胡晓东认为,"而规范编外人员管理是科学定薪的前提和保障。"他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尚未有国家层面对编外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现有地方规范性文件大多考察编外人员工作的规范性、效率性、积极性,缺乏对编外人员资金管理、项目评估、项目监督与运行、项目终止与人员退出等方面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