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尽管有上述阻力在,贾舒畅认为,二季度黄金需求表现仍可能强于预期。"一方面,尽管金价飙升通常会阻碍消费者步伐,但会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另一方面,人民银行一季度住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家庭储蓄意愿依旧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投资意愿出现显著反弹。黄金作为一项保值资产,或许能激发老百姓投资兴趣。"贾舒畅表示。
从投资角度看,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中新经纬表示,长期看好黄金投资机会,但"入场"黄金需要择时。首先,在当前宏观背景下,长期通胀中枢短期内难以快速回落;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美债名义利率曲线倒挂无法长期维持,实际利率中枢将因此而下降;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黄金的战略配置地位正在不断提升。但同时,金价已行至高位,入场还需等待合适的时机。如果系统性风险得到遏制,市场恐慌情绪将得到暂时缓解,黄金存在回调机会,需要择时进场。
央行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风险主导市场。在市场波动性和风险加剧的关键时期,官方大规模持续购金突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作用。
5月7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末黄金储备6676万盎司,环比增26万盎司,为连续第六个月增持。自去年11月中国央行开启本轮增购黄金以来,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由6264万盎司增至今年4月末的6676万盎司,累计增持规模达412万盎司。
据世界黄金协会5月5日数据,各国央行和其他机构第一季度购买了228吨黄金,同比增长176%。展望2023年,黄金的投资需求将成为主角。协会认为,今年的黄金投资需求将继续健康增长,而黄金的制造需求(包括金饰和科技用金两部分)则将保持相对稳定。2023年全球央行可能将继续大举买入黄金,尽管购入量或将低于2022年创下的纪录。此外,全球金矿产量和黄金回收量都有可能取得适度增长。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对媒体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和第三季度都有大规模的央行黄金储备增长,今年第一季度黄金储备亦健康增长,全球储备增加228吨,创2013年一季度(171吨,环比增加34%)以来的最高值。"一些发达国家央行开始加入增储的行列,其中突出的是新加坡央行,增储68吨;紧接着是中国央行,增储58吨;土耳其排在第三,第四则是印度,第五是欧洲央行,随后还有捷克、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