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在这里讲"等效光圈"还是2020年2月。3年后的今天,手机厂商已经普遍使用"等效概念"来计算、比较进光量了,你还拒绝"等效光圈",或者觉得等效光圈只是"等效景深"么?
为什么要推广"等效"概念?
"等效"绝不是拉踩,而是能让我们使用统一标准、快速比较不同画幅相机的拍摄能力。可以等效的有焦距(视角)、光圈(进光量和景深)以及放大倍率。
对镜头来说,焦距和光圈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只等效一个而不等效另一个 -- 咱不能只做有利等效吧。
如何计算"等效"
等效焦距 = 物理焦距 x 等效系数
等效光圈 = 光圈 × 等效系数
等效放大倍率 = 放大倍率 × 等效系数
而等效系数 = 43.3 ÷ 传感器对角线长度
(对于≥Type1/2传感器,也可以用2.7 ÷ Type尺寸)
等效光圈具体代表什么?
以Type1传感器、23mm等效焦距、F1.9光圈镜头为例,它具有F1.9×2.7 ≈ F5.1的等效光圈,也就是与全幅相机搭配23mm F5.1镜头具有基本相同的景深,并且与全幅相机搭配F5.1镜头具有近似的弱光拍摄能力*。
* 弱光拍摄能力的前提是两块传感器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以相同构图进行拍摄,并且统一像素(高像素的缩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