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摆烂和找工作之间,从小就会做饭的兰语文暂时选择了摆摊,卖紫米饭团和狼牙土豆。
3月底,准备好一切后,兰语文第一次出摊。在Bilibili视频平台,她记录下了自己摆摊的日常。
每天下午4点前备好货后,兰语文便拉着小推车,从租住地前往附近的小学门口。挂好摆摊布、将食物一一摆放好后,开始了小摊生意。"紫米饭团、狼牙土豆,五元一份!"
一周七天,除了学生放学和下雨,兰语文坚持出摊。变幻无常的天气、执法人员的查处、放不开叫卖……摆摊没有想得那么容易,但似乎也没有想得那么难。
刚拍视频时,兰语文的账号只有5个粉丝,都是大学同学和朋友。在陆陆续续发了9个摆摊视频后,如今已有3000多名粉丝。"有很多人鼓励我,给我提建议。"
也有不少人问她为什么拍视频?兰语文解释,新媒体运营分文字方向和视频方向,面试中她发现到视频方向的工作都需要工作经验,"运营账号既是记录我当下的生活状态,也想把这份经历写进我的简历。"
刚摆摊时,兰语文感觉自己离父母的期待越来越远,因此她并没有告诉父母,只说自己找了一份兼职。父亲听后说"可惜了",兰语文不知道是7000元工资的工作没了可惜,还是本科毕业失业找不到工作可惜。后来,兰语文逐渐想通了许多,挣脱了曾经的束缚。"我每天都在劳动,靠自己双手赚钱,每天都很充实。"
95后杭州摆摊,2小时收入253元
据中新网,"出门练摊,图个热闹,为的就是这繁华时节的人间烟火。"今年,城市的烟火气更多是年轻人带来的。
百度指数显示,2023年前三个月,关键词"摆摊"的搜索指数翻倍增长。咖啡、红酒、甜品、怀旧零食、手工艺品……如今,摆摊已不再是"一张方布上铺满货品"的画风,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后备厢又或者是带有遮雨棚的木质摊位车,气氛彩灯、精致桌布、标新立异的口号……家住在凤起路,经常逛武林夜市的蔡阿姨感叹,"以前摆地摊的很多都是中老年人,货品也是一些老物件,现在摊位后面都是一张张青春靓丽的脸。"
在杭州吴山夜市,有位千岛湖姑娘摆摊卖手工珠串,摊位租金1000元不到,第一天来摆摊时,就卖出了2条项链和一对耳环。原本这个摊位,她是作为副业来做的,但前段时间辞去了花艺的工作后,已经把卖手工珠串作为了主业,目前的收入扣去成本刚好可以维持日常生活的基础开销。
图源:都市快报
"上手快,又不需要什么投入成本。"在杭州生活的95后楼琦说,天天刷到网上"白领下班卖烤肠",于是说做就做。第一次出摊时,客人鼓励说"蜜汁酱好好吃",给了她继续摆下去的勇气。"因为没经验,货都没有带够,不到一小时都卖完了,收入144元。""大家都出来烤淀粉肠了吗?"开张的第六天,楼琦"灵魂发问",一周前订的淀粉肠竟然一直没有发货。"好像全网抢断货了,小区楼下都看到推车卖烤肠的人。"摆摊第十天,楼琦迎来了收入历史新高。"那天摆摊2小时,跟平时的2小时是有区别的,手脚都没有停下过,收入达到253元。"
在摆摊卖烤淀粉肠的大军中,还有00后的身影。湖北人魅魅和闺蜜裸辞后,摆摊卖起网红脆皮烤肠。"在社交平台分享摆摊日常,记录收入,得到很多小伙伴的羡慕,"她说,相较于稳定的工作,摆摊治好了她的精神内耗,没有了职场压力。魅魅在帖子中总结了一套经验,辞职摆摊卖烤肠,不是靠摆摊躺平,而要学会观察市场。在实践中突破壁垒,在试错中突破上限。
图源:萧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