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后,一家6口紧急入院!多地发出警示(2)

2023-04-06 11:48  北京日报

误食化儿草中毒症状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四肢无力 等。

若误食化儿草,应该尽快就医,若中毒情况严重,要立即呼叫救护车 。再者要催吐和导泻,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进行人为催吐;进食超过2小时,精神较好的,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眼下正值春季,在户外踏青时,绿地公园、山坡田野经常变成了一些市民寻觅野菜的"菜园",食用野菜中毒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对此,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王小刚提醒市民,不要轻易采摘和食用野菜,如食用野菜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就医。

一些市民外出游玩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采摘野菜食用,认为野菜可能营养价值更高。王小刚表示,实际上没有证据显示,野菜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部分野菜含有微毒,野菜的种类也十分复杂,有些有毒植物外形近似野菜,非专业人士难以准确辨认,食用野菜存在中毒的风险 。

另一方面,食用野菜的不安全因素也来源于外界环境。长在污水沟旁、有汽车尾气的马路边的野菜,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春季很多公园、园林为防病虫害或清除杂草,会定期喷洒除草剂、杀虫剂等,如果食用沾染药物的野菜,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全国多地发布提示勿随意采食野菜野果,甚至出现了死亡案例。

4月5日,据报道,多省市发生因食用"板栗"中毒的事件 ,后经调查证实,中毒患者食用的不是板栗,而是外形酷似板栗的"桐油果" 。近日,武汉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所专家提醒,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野果中毒多因儿童和野外作业者误采误食,因此不要随意在公园、路边或野外采摘或购买野菜、野果食用。

3月17日,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2023年2月(2月1日零时至2月28日24时),广东省报告1起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梅州市五华县报告的一起误食混有钩吻的树根泡酒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例,死亡1例。

钩吻,人称"断肠草",全株有剧毒 ,主要的毒性物质是钩吻生物碱,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5-8片叶子就能放倒一个成年人 ,毒性之烈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