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些机构调整有何深意?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从公布的方案来看,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是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这些调整释放出哪些信号?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何重要作用?
多位专家学者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突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重组科学技术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是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表示:"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的严峻形势,必须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