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青天:肤色并无惊人之处,额头没有传说中的“月牙”(3)

2023-02-23 11:52     微博

应该说,包拯确实碰到的是宋仁宗,如果换其他脾气烈一点的皇帝,要么咔嚓一刀,要么当廷责杖,怎么也要借故贬官了。

但换个角度来看,宋仁宗也需要包拯这样的人。

宋仁宗广开言路,开明宽松,确实让北宋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甚至有"仁宗盛治"的说法。但与此同时,北宋开朝后积留下来的一些严重问题,也在仁宗一朝开始显现,比如"三冗"问题。

"三冗"一是"冗兵",仁宗时期北宋士兵数量最高达150万人,但战斗力低下;二是"冗官",北宋马背上开国,但重视知识分子,结果造成文官数量大增,互相牵制,机构重叠。仁宗一朝,官员数量已经超过了17000人;三是"冗费",因为前两者恶性循环,造成北宋财政吃紧,再加上还要给辽和西夏岁币,国库已经空虚。

在这样的背景下,统治阶级也需要塑造一个正面典型,倒不仅仅是用来展现自己"广开言路"的形象,更是要用来树立一个榜样,遏制日益严重的机构冗余和官员贪腐现象,而包拯恰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

当然,以包拯这么生猛的劲头,光宋仁宗一个人还不够。

我们再来看看包拯的"朋友圈"。

翻看包拯的仕途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方面,包拯步入仕途很晚。他28岁中举,担任县令后不久,就因为父母离世,回家受丧。守丧期满之后又不忍离去,直到38岁的时候才正式回归仕途,去天长县当了县令。

但另一方面,包拯升官又极快。包拯出仕的26年时间里,升迁次数达到了25次,基本上一年就要升一次官,最终做到了御史中丞和枢密副使。

按宋代惯例,一般官员是三年一升,大家都是腰椎间盘,凭什么包拯那么突出呢?

这一方面自然离不开宋仁宗对包拯的厚爱,但另一方面,和包拯的"同年"群体可能也有关系。

"同年",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体系里,不是指"年龄相同",而是指科举时同一年考中或者同一榜中举的。作为"同年",也有点"校友"或"同窗"的意思,大家一般约定俗成会在今后的官场上相互照应。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五年( 1027 年)中的进士甲科,按杨高凡在《包拯及其与同年关系论略》中的考证,大概排名在前三十左右。而他这前三十个"同年"中,后来做官做到"同平章事"(宰相)或接近级别(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副使,御史中丞)的多达7人(王尧臣、韩琦、吴育、包拯、赵概、文彦博、吴奎),且因为包拯出仕晚,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先包拯而居高官的。

值得关注的是,包拯和这批人的私交都非常好,特别是文彦博和韩琦。

文彦博曾三次出任北宋宰相,深受皇帝信任。而包拯的父亲和文彦博的父亲本来就认识,算是"世交",而在这基础上,包拯的儿子又娶了文彦博的女儿,结成了"姻亲",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韩琦历经北宋三朝,做过十年宰相,被后世称为"一代贤相"。在现发掘到的包拯的遗物中,只发现两个帖子,一个是给文彦博的,一个是给韩琦的,可见两人的私交。韩琦在拜相21天后,包拯就得到了升迁。正是在韩琦任职的四年里,包拯从一个开封的地方长官,提拔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中央高官。

那么,包拯是否有"结党"嫌疑?

从目前掌握的史料来看,当然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事实上包拯和这些人相处甚密,也不排除双方政治观点一致的原因。

但是至少可以证明,包拯尽管刚正不阿,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政治情商,事实上,他在某些弹劾上还是比较懂得把握分寸的。

这也为包拯仕途基本没有遭受过什么排挤和陷害,提供了一个侧面的注脚。

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忽然得病。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24日(农历),包拯病逝,享年64岁。

宋仁宗亲自前往吊唁,并宣布停止上朝一日--相当于官方降半旗默哀。

包拯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并赐谥号"孝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