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包青天:肤色并无惊人之处,额头没有传说中的“月牙”

2023-02-23 11:52     微博

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包拯是个合肥人。

他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中的进士,28岁入仕,算是起步比较晚的了。

先来说说包拯的两个著名形象特征:黑脸,以及额头的月牙。

包拯在民间留下的最流行形象,就是一张如同被墨喷过的脸,所以被称为"包黑子"。

但事实上,包拯长得一点都不黑。

试想,如果一个人要长成包拯那副黑样,肯定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史书上也会记上两笔。但《宋史·包拯传》中没有一个字提及包拯的肤色问题。

好,史书上不写,也不能证明包拯真的就不黑是不是?

按"壹读百科"在《包拯是如何被"黑"的?》一文中的考证,包公的家谱《包公书院记》中有那么一句:

"今睹遗像,乃清隽古雅,殊无异于人。"

说明包拯的肤色并无惊人之处。

与之佐证的,是包拯的真人画像。

下面这幅图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熏殿,距今960年,是包拯60岁时的标准画像。

从这幅画上看,包拯不仅不黑,长得还挺白。关键是,他的额头也没有一个传说中的"月牙"。

关于包拯额头的"月牙",民间有不少传说,有说这是包拯幼儿时被马蹄踩过留下的痕迹--试问,被马蹄踩脑门而不死,世间又有谁能做到

所以,无论"黑"还是"月牙",都不是包拯的真实形象。但问题是,这两个要素是从什么时候被加到包拯身上的呢?

归根结底,还是民间的传说、文学,再加上戏曲的功劳。

在包拯去世之后没多久,民间就开始流传他的各种故事。故事里的包拯铁面无私,不苟言笑,故《宋史·包拯传》里有"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这句话,意思是"如果包拯笑一笑,黄河的水都会变清。"还有一句话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指包拯铁面无私。

可能是顺着这两句话,民间的传说和故事开始慢慢发挥,包拯的"黑脸不笑"慢慢变成了"肤色变黑",而"阎罗包老"成了包拯白天判人间案,晚上去阴曹判阎罗案,那个"月牙"成了他往来人间和阴曹的"通行证"。

及至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出现,大大传播了包公铁面无私的形象,也留下了一句关于包拯出生的描述:

"黑漆漆,亮油油,赤条条"。

与此同时,戏曲中脸谱对于包拯特征的进一步明确,也巩固了"包黑子"的形象,最终让包拯的"黑化"板上钉钉,深入人心。

然后就来说说民间流传的包拯故事。

包拯之所以被称为"包青天"而受百姓爱戴,主要是因为他秉公执法,巧妙断案,如那句著名歌词所唱:"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在"陈州放粮","铡美案","狸猫换太子"这些悬疑破案故事里,包拯堪称"名侦探包拯"。

但事实上,包拯担任开封府尹前后一共只有一年半时间而已,而那些有名的案件,绝大多数都是民间移花接木或出自想象,而且都是和包拯没有任何关系的。

真正见于《宋史·包拯传》记载的包拯断案故事只有一个,那就是"割牛舌案":

一个农民家的耕牛被人割掉了舌头,告到了当时担任县令的包拯那里。包拯认为,把牛舌割掉是件无利可图的事,肯定是有人想报复这家农民。于是,包拯让这个农民回家把这头牛给宰了--在宋代,私自宰杀耕牛是犯法的。结果,农民家前脚杀牛,后脚他的邻居就来报官告密,包拯就此认定就是这个邻居结怨割的牛舌,最后果然如此,案情告破。

在这个案子里,包拯还是展现了一些办案手段和智慧的。

在一些笔记和野史中,也断断续续记录有一些包拯断案的故事,不过在那些故事里,包拯就没那么"神"了。

北宋的沈括在他著名的《梦溪笔谈》中就专门记录了包拯的一个断案故事:

包拯在担任开封府尹期间,碰到一个犯了法的人,要处以"杖脊",就是挨板子。这哥们花重金贿赂了负责杖责犯人的一个小吏,想免挨板子。小吏教了他一招:"包大人铁面无私,肯定是要我当庭打你的。在我开打之前,你就拼命喊冤,我就拼命骂你,这样事情可能就会有转机。"

结果到了大堂之上,包拯果然宣布要打板子,犯人鸣冤,小吏立刻高声斥责,且极力表现仗势欺人的样子。包拯顶着"包青天"大名,立刻就感到不开心了,反而责怪小吏口出狂言,结果把小吏打了板子,那个犯人倒从轻判决了。

沈括是带着揶揄的口吻来写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堂堂包大人被小吏与犯人两人合谋耍得团团转。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包拯的"人性",而不是"神性"。

那么,如果包拯靠的不是"断案如神",他又为何能名垂青史呢?

于是就要说到包拯真正的三点过人之处:清廉、公正和敢于弹劾进谏。

包拯素以清廉闻名。

早在他23岁还没当官的时候,已经在家乡庐州小有名气。当时庐州有一个富豪请他去家里吃饭结交,包拯拒绝了,理由是:"他是个有钱人,我们将来可能回家乡当官,有了这份交情,以后就难做了。

包拯曾在端州做过长官。端州以产砚台闻名,每年还会将砚台上贡。在包拯到任之前,他的前任每年都以"朝贡"为名,加征数十倍的"端砚",用来中饱私囊和送人行贿。包拯到任后,严格规定上贡多少就征收多少,不许超支一块。在包拯离任时,一块"端砚"也没带走。1973年合肥清理包拯墓时,从他本人和子孙的墓中只发现一块普通的砚台。

端砚

端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