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母亲离世,体操冠军谈低谷经历:韧带断裂,练体操18年不舍冠军梦(2)

2023-02-21 13:54     今日头条

这场比赛也让国家队的教练看到了我。2014年9月,我从上海市队去了国家队。前一天早上训练的时候,市队里带我的教练周导简单说了一句,让爸妈帮我收拾一下行李,第二天就去国家队了。我感觉出他有些不舍,还跟我说"晚上一起吃顿饭,应该是最后一次见周导啦。"想到要和熟悉的人分开,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第二天收拾好行李,爸妈把我送到高铁站,我一个人坐上了去北京的高铁。其实刚得知要进国家队这个消息时,我是没有什么感觉的,等真正进入到国家队场馆,看见墙上挂着的世界冠军榜,和电视里纪录片拍出来的一样。震撼、光荣,一下子觉得这个地方好神圣。在场馆里,我见到了好多冠军姐姐,姚金男、黄慧丹、商春松......远远地看她们,竟然能跟她们一起训练,整个人像在做梦一样。

刚到北京时,我不太适应北方干燥的气候,时不时流鼻血。训练时皮肤蹭到海绵坑,洗澡时水再一接触,就会火辣辣地痛;脚底的皮也会裂开,练平衡木脚砸到地上,钻心地痛。皮还没有长牢,训练一砸开又裂了。一整个冬天下来,脚底裂得很深,口子边上长了厚厚的老茧。天气转暖后,我就拿刀片把茧刮掉一点,再涂一点油,等它慢慢长好。

进入国家队后,训练之路变得没那么容易了。2014年,妈妈查出癌症晚期,不到年底就走了。她的离开,把我拉进运动生涯的第一个低谷期。

国家队为了让队员们认真训练,会控制使用手机的频率,发手机也不是每回都和家里联系。我知道家人肯定想问我训练的情况,但练了一周很累了,好不容易有点休息时间就不想聊这些,更愿意自己打消消乐放松休息,有时候爸妈打给我的电话会没接到,或者没接。突然在15岁那年,我再也没有机会对母亲说我训练和生活上的琐事了。

我在国家队的训练照片。

2014年,我15岁。中秋节前,教练跟我说,我妈妈生病了,让我回家一趟。我之前并不知道妈妈的情况,心里困惑,平时我们自己发烧生病了都不能休息,还要在旁边压腿看别人训练,怎么家人生病还让我回去看?没深入去想,只觉得能回家好开心。爸爸来车站接我,我感觉到他很累,见到我也不像平时那么高兴。进了家门,屋子里摆着我爱吃的桃子和冰淇淋。现在想想,妈妈病得那么严重,却还想着给我准备我爱吃的东西。

当时我还不清楚妈妈的病情,爸爸也没有告诉我具体是什么病。但妈妈身上已经没什么力气了,要人扶着才能走路,大多数时间都躺在床上。我透过卧室门缝,能看见爸爸坐在床边帮她翻身,或是拍拍背让她喝水。她应该已经化疗了,睡觉的时候会把假发拿下来。

看见我回去,她挺开心的,正好那天过中秋节,外公、外婆、舅舅、小姨都过来吃饭。后来他们说,我回去的那天,妈妈的状态是最好的,我走之后就慢慢不行了。我当天晚上到的家,第二天中午吃过饭就走了,队里还要训练。

大概过了两三周,有天训练时高杠换低杠,我的手没撑稳,手掌中间的骨头直接裂开,当即"啪"的一声响,站在一旁的教练都听见了。教练们给我敷着冰,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第二天爸爸打电话给我,说妈妈走了。我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一直哭,第二天眼睛全肿起来。

家里人怕影响我训练,原本没打算把我叫回去的,但教练们还是让我回去了。回老家的那几天,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去拜一拜,然后又继续放空自己。住在村里,一眼望过去都是阳光和菜地,脑子里没有训练,也没有什么别的事。那年我15岁,短暂地脱离了训练,突然不知道人生该干些什么。

2015年年初回到队里,我的状态还是没有调整回来。体操对体重要求很严格,我们平时连喝水都会严格控制量。高低杠不像自由操和跳马,要用手抓的动作多,身体轻盈一点才好看。同时也要看自身能力,我的身体机能差,体重还重的话,就更加完不成动作。各方面综合下来,我的体重应该保持在37公斤左右,在家涨到了42公斤。这10斤如果不立马减下去,时间越长会越来越难减。

除了日常的训练项目,每天就是练素质,减肥,吃东西也要严格控制。对于称体重的项目,一口水就是一口水的重量,严苛到这种程度,称体重之前,可能很久都不敢喝水。我们在房间里都会放一个称,每次吃完东西,或者觉得自己吃多了,就会一直上称,一直上称,时刻观察体重的变化。

2015年,国家队去广州二沙岛集训,促进和省队之间的交流。在省队集训,我就代表国家队形象,肯定希望能给省队的运动员树立榜样,但我每天在旁边减体重,等到练动作时就没有力气了。于是恶性循环,我变得"软硬不吃"。午休和晚上睡觉时会梦到妈妈,醒来很难过,不想起床也不想训练,夹杂着各种情绪。

教练把我爸爸叫到广州去陪我训练。我妈刚走,他也很伤心,每天看到我这个样子,他更心疼。他说,"不想练的话,我们就回去读书好了。"真正提到"放弃",我开始冷静,已经练了十几年体操了,这个时候放弃,比小时候放弃更加不值得。

冷静下来后,我的训练态度开始有了转变。我爸在广州总共待了五天,时间不长,但给了我很大的心理慰藉。他的陪伴和教练给的那么一点点肯定,让我的状态开始有了爬升。我适合鼓励式教育,也特别容易满足,只要教练开口说我有一点点进步,我就会特别开心。这时候教练会说,你还没有做到最好,不要这么开心好吧?可我的心态就是,如果每次进步一点点就能开心,就可以开心很多次,如果一定要做到最完美才会开心的话,达不到就会一直不开心。只有满足过后,我才有力量让自己再前进。

2015年年初的华东赛,我在高低杠项目上拿了第一。虽然华东赛就是个小比赛,但只要有比赛,训练节奏就特别快,没时间让你磨蹭,练完马上得走人,要去休息、调整,反而训练过程不会太拖沓、枯燥。而我呢,肯定不想比赛出丑,反而更积极地管理体重。华东赛之后,我的体重也逐渐达到了要求。

一切都在越来越好。2015年,6月份,我第一次代表国家队比亚锦赛,获得个人平衡木冠军、团体赛第二,高低杠第三,金银铜都拿了。10月份,我参加了世锦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心态却没有想象中紧张,想着不拿冠军就算是交个学费。世锦赛都是有名气的运动员,我什么都不是,就觉得豁出去了,没有什么好慌的。

我是第三个比完的,总分15.366分,暂时排在第一。我在场下看着,暗自期望后面出场的运动员得分都不要比我高。可第四位、第六位运动员居然都拿到相同的15.366分,在大屏幕上,中、美、俄三个国家的国旗和运动员名字放在一条水平线上。第七位出场的俄罗斯运动员还是15.366分,四个并列第一,太戏剧了!这是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在拿到冠军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会来祝贺你,等我拿到手机的时候已经看见几百条消息。

从右至左:我,俄罗斯的科莫娃,俄罗斯的斯皮里多诺娃,美国的柯西安。四个并列冠军一起站上领奖台。

2016年里约奥运会选拔,教练在选人时还提到了这场比赛,说"这孩子心理素质肯定没问题。"当时我妈妈去世不久,比赛里各国运动员竞争又很激烈,我顶着压力拿到了世界冠军,说明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可我的里约奥运会旅程却没有那么顺利。

在资格赛中,我的难度分是最高的,正常发挥肯定是进决赛的水平。尽管出现了小失误,有两个连接动作没有连上,但不至于决赛都进不了。可结果是,我的完成分被打低了,总分排在第九位,无缘决赛。赛场上,哪怕有再多遗憾和不服都没办法去回想,也无法改变结果,只能马上调整状态进入下一个项目。个人赛结束了就要备战团体的决赛,更多要考虑团体赛上怎么不出现大的失误。还好,最终团体赛取得了季军。

里约奥运会,我虽然在个人赛中失利,却仍然在团体赛中努力拼搏。

里约奥运会中没能进高低杠的决赛,也让我短暂走入训练低谷。教练们为了帮助我走出来,动了很多脑筋。我核心力量弱,下法时做长半径的动作会非常吃力,短半径的动作会对我轻松一些。按我之前的下法方式,难度分会降组,而后摆180接团身后空翻两周的下法也是D组难度,教练就让我练了这个动作。

一年后的世锦赛赛场,稳定的发挥让我拿下女子高低杠的冠军,D分是世界上最高的,6.5分。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是对我真正实力的证明。不仅如此,180后空翻下这个动作也被命名为"范忆琳下"。有属于自己的命名动作和拿世界冠军的心情还不一样,想到未来别人每次用到这个难度动作,都会说"范忆琳下",很骄傲。 这个冠军和这个命名动作,成了我冲击东京奥运会的起点。

2017年世锦赛,我拥有了自己的命名动作"范忆琳下"。

当时的我不会想到,冲击东京奥运会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比比赛失误、丢牌更大的挑战--伤病。2017年世锦赛后不久,我因为腰伤和膝盖伤,陷入了一个更为漫长的低谷期。

体操练久了腰部都有劳损,2017年全运会前几个月,我的腰部劳损问题愈演愈烈,走路或抬一抬腿,腰都在疼,有骨头错位的感觉。做了一些治疗,但没什么很好的效果,每天的训练度很痛苦。找医生正骨后有所缓解,但每天都要坚持训练,做重复性的动作,伤不可能好透彻。

2018年初,我在训练时又把膝盖伤了。当时刚过完年,大家的状态都不是特别好,有一个队内测验,我想在测验中给自己提提气,拼一拼,就选择了一个平衡木下法的转体动作,其实状态和能力都没有达到可以完成这个动作的程度,结果下法时我没转正,膝盖扭了,韧带断裂。

固定好膝盖后,我在床上躺了几天完全不能动,等肿消下去。恢复到可以下地走路时,我去找了一个在这方面比较好的北京医生,他说膝盖现在这么松,建议手术。平时我们严格控制体重,加上运动量大,发育期要比正常女孩子晚很多。如果这个时候歇下来,运动量一降,体重肯定上涨,身体也会很快发育。当时我已经18岁了,在体操项目里已经没有年龄优势了,时间很宝贵,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

教练和队医问我本人的意见,我觉得我已经有些康复训练,也能下地走路了,这个时候做手术会影响我的进度。保守治疗的方案就要康复周期内多练肌肉力量,让肌肉拉住膝盖。高低杠中只有一个动作需要落地,那我就把肌肉力量练到下法落地站稳就可以了,这不是没有可能。

我歇了三个月没怎么训练,恢复前期,我的膝盖灵活度很低,只能弯那么一点点,要每天去压膝盖,让它慢慢活动到九十度。配合着做电疗,在皮肤上贴切片,电击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为了不让身体机能退化,康复期也需要做一些倒立、爬杠子、吊杠子的练习。

韧带断了后,我只能在场下看大家比赛,满心渴望能再次回到赛场。

正式恢复训练,我却连一个完整的动作都做不了,又不能加练太多,膝盖会水肿。有时候一天这个动作只能练一次,状态好的话,慢慢加到两次,如果练第三次膝盖开始有反应了,就要停。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可能都会撑着杠子,或者撑在地上,因此在恢复期,我的肩、脖子、腰、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拉伤,后背脊柱也有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