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记者爆料“北溪”事件后首次接受采访:这并不难查,我的同僚却成了政府掩护

2023-02-14 20:30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在指认拜登政府策划炸毁"北溪"管道后,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日前首度接受采访表示,找到"北溪"管道被炸背后的真相并不难,美国此举"非常愚蠢"。

在13日发布在创作平台Patreon的音频采访中,赫什对网络播客Radio War Nerd回应了不少西方媒体对其此前援引匿名信源爆料的质疑,称他有责任保护线人身份,那些就此批评他的媒体人应该"对这一行了解得更好一点"。

赫什还提到,在报道俄乌冲突问题上,《华盛顿邮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纷纷为白宫"作掩护",他曾任职的《纽约时报》也与其"站队",这令他感到"吃惊"。


西摩·赫什接受网络播客Radio War Nerd音频采访

综合音频内容及"今日俄罗斯"(RT)、俄卫星通讯社报道,赫什直言,虽然他已经习惯了很多西方媒体的批评,但这一次他还是"感到震惊",因为这个故事是"如此明显"。他表示,在"北溪"管道被炸毁一事上,他所报道的内容"并不难查"。

"有一种东西叫做管道行业,这个行业中也有美国公司参与,他们在世界各地建造管道……他们最不想要的就是出现在该死的报道中,但他们知道是谁做了什么事。"报道称,他似乎暗示自己的消息来自国际管道行业的知情人士。但他补充,他这番话不一定讲的是"北溪"管道,只是行业内人士会从各处听闻风声。

赫什称,不少西方媒体要求他公开信源的做法无异于"把信源送进监狱",因为"政府最擅长的就是追踪那些会泄露消息的人",这也会终结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用了信源的说法,我正在承受压力--但这没关系,这是我的工作,对吗?但他们(指质疑信源的媒体)的工作是对这一行了解得更好一点。"

"问题是,一切都被贬值了。因为现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认为一个不具名的消息来源可以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名新闻秘书,在一旁悄悄告诉他们一些事情。我不晓得,他们似乎没有内幕人士。"

赫什进一步提到,在俄乌冲突问题的报道上,与他从知情友人处听闻的消息相比,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的"思维是如此愚蠢","我所了解的战争并不是你在报上所读到的战争"。他说,尽管拜登面临众多批评,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CNN、MSN等媒体却在为白宫和拜登政府"作掩护"。

他特别提到了自己的"前东家":"令我惊讶的是,我的同僚他们是如何'站队'的(fall in line)。当我在《纽约时报》工作时,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上世纪70年代,西摩·赫什在其《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办公室接受电话采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赫什认为,拜登如此专注于乌克兰危机,原因可能是这有助于其支持率。他还指出,美国中情局局长伯恩斯疑似在炸毁"北溪"管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觊觎下一任美国国务卿之位。

在谈到破坏"北溪"管道可能引发的后果时,赫什表示,尽管可能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蓄意炸毁管道是犯罪行为,但有很多法律规定了相关赔偿义务。他引述瑞士一家公司的数据称,"北溪"管道的修复预计要花费15亿美元。

"这种行为可以称为无缘无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非常愚蠢的,是一种犯罪行为,我认为这无疑展示了白宫的愚蠢程度。"他强调,美国政府必须承担相应后果,美国总统也必须被追究责任。

此前,赫什上周三(8日)在其博客文章中援引匿名知情人士的话说,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被炸毁,是美国和挪威军方在拜登的授意下策划实施的。

据文章称,2022年6月,北约举行"波罗的海行动"年度军事演习期间,美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远程遥控炸弹。同年9月26日,挪威军机投下声呐浮标引爆炸弹,破坏了"北溪-1"和"北溪-2"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按照赫什的说法,拜登在同其国安团队进行9个多月"高度机密的反复辩论"之后决定破坏"北溪"管道,辩论的主要焦点并不在于是否实施破坏,而在于如何不留下指向美方的证据。拜登随后授权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组建一个跨部门工作组,制定了相关计划。

对此,美国和挪威方面紧急否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称,赫什文中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虚构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发言人也作出类似评论。挪威外交部也明确否认挪威政府支持美方行动,称"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回应表示,对"北溪"管道的袭击是"非常危险的先例"。他说,"如果有人做了一次,那么他就可以在世上任何地点做第二次,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可以搞这样的阴谋破坏"。

现年85岁的赫什曾供职于《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周刊,多次揭露美军丑闻。1969年,赫什率先揭露了美军在越南制造"美莱村大屠杀"、残杀数百平民的真相,在全美引发大规模反战游行,成为促使美国从越南撤军的因素之一,赫什也凭借这篇文章获得1970年普利策国际报道奖。2004年,他又揭露了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

英国路透社称,赫什近期一些报道曾在美国引发争议。其中一篇报道质疑奥巴马政府关于2011年派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创始人乌萨马·本·拉丹的说法。另一篇文章指认受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2013年8月在大马士革郊区制造沙林神经毒气袭击,致死数以百计平民。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韩机构:中国在东盟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飙升至46.1%,超过韩国跃居首位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中国在东盟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韩国,跃居首位。”《韩民族日报》30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数据显示,韩国电动汽车在东盟进口电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