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ChatGPT写了篇新闻后,记者的"饭碗"保住了
自2022年11月30日上线以来,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各种表现,堪称十分惊艳。包括回答问题、翻译,到写代码、论文、编剧本,几乎都能应对自如。凭精准对话理解能力和互动模型,该工具在业界掀起技术巨浪。同时,取代工作岗位、"离失业不远"的隐忧也占据科技金融和社交平台。有人借此提问,以内容创作为主的翻译、律师、记者这类职业,将来是否都会消失?近日,记者与ChatGPT进行了多次对谈,试图探究其内容准确性、创作能力和回答技能。
强大与优势
谈话过程中,ChatGPT对答如流,在新闻采访的交互能力、信息精准方面实现新的超越。
记者: "我想采访昆明的AI公司,帮我列5个采访提纲问题。"
ChatGPT:"好的,以下是5个采访昆明AI公司的提纲问题:
1.请介绍公司的背景和历史;
2.请详细介绍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
3.如何看待公司在昆明Al行业的地位?
4.请介绍公司在Al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成果;
5.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希望在未来几年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记者:"你真有这么靠谱么?"
ChatGPT:"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在训练时使用了大量的文本数据。因此,我对于许多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然而,也不能保证所有回答都是完全正确的,您应该对我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同时,由于我的知识截止到2021年,因此在某些领域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
通过对谈可以发现,ChatGPT对自然语言的处理和理解接近人类通用水平。据记者统计,以上回答处理总耗时不过1分钟。不少网友在使用过程中,也都惊叹于该系统强大的理解能力。在回复网友"你很厉害"的夸奖时,系统给出了符合人情世故的礼貌回答:谢谢您的夸奖,但我只是一个程序。甚至还带有谦虚的姿态。
并非无所不能
问答内容显示,ChatGPT在分析能力和内容灵活度方面仍存在发展空间。比如就"昆明是怎样一座城市"一问的回答中,ChatGPT的回复基于百度百科中词条:"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没有主观感受和看法,只能回答基于事实的问题。昆明是中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
ChatGPT会写采访提纲、写答案,那它是不是就可以代替记者去写新闻了?所以记者也请它就"你成为最近最火的Al聊天机器人,受到很多人热议"写了一篇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