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没有赫赫战功和成绩 后世人为何会铭记李恪(3)

2025-04-26 07:22  互联网

他从小便十分聪慧,甚至教过他的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是少有的人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射、御、书、数完全不在话下,和他父亲唐太宗年轻时极为相似,甚至还对他说过"英武类我"之类的话。

有一次唐代与突厥的对战中,吴王李恪竟单枪匹马将突厥的很大一部分骑兵逼退,他因此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李世民众多的儿子当中,李恪才是最像父亲的。因此不仅李世民本人对李恪寄予厚望,连史书上都是对他极高的评价。

本来以他的才干是最有望被立为太子的,但他有着隋朝皇族血脉,如果立他为太子,唐代始终会面临着改朝换代的风险,于是经过综合的考量,李世民并没有立他为太子,而他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南唐追祖,受到万人纪念

天福四年二月乙亥日,南唐国主把太祖庙号改为义祖,将李恪视为祖先,并且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昪。

在此之前,朝堂上下对祖先的事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起初,南唐国主将高祖放在西室,太宗在次的位置,义祖又在更次的位置。

群臣便认为,义祖仅仅只是诸侯,不应该享受这样高的待遇,但此时南唐国主却提出了反对,在他眼里义祖对吴地有功劳,如果没有义祖,将难以开启这样的大业,于是群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