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3周年,英国大败局(7)

2023-02-05 17:29  观察者网

2月1日,英国多行业出现罢工潮  图源:澎湃影像

但是,英国政府对罢工态度强硬。商务大臣格兰特·沙普斯在推特上写道:"我们必须让工会大亨在使用罢工武器之前三思,并完成玛格丽特·撒切尔未完成的事业。"值得注意的是,撒切尔夫人在20世纪80年代剥夺了工会老板的权力,认为他们在勒索国家,阻碍必要的经济改革。而英国首相苏纳克则坚持坚持通过立法,强制执行最低服务水平,这会使消防员、教师、火车司机和核电站工程师等基本工作人员更难罢工。这项拟议中的法律激怒了工会领导人,他们说,这将允许雇主解雇罢工的工人。

《华盛顿邮报》在分析英国政府强硬态度时认为,其原因之一是去年特拉斯的减税计划让英国债券市场崩盘,现任首相苏纳克一直急于恢复保守党的财政信誉,而工资大幅上涨将扩大已经因新冠和能源危机而不堪重负的国家赤字;大臣们还认为,更高的工资会加剧通胀。

在政客的眼中,民众的诉求并没有他们的利益重要: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估计罢工给国家造成了6亿英镑的损失。相比之下,如果公共部门的工资提高5%至8%,将额外支出75亿英镑。

英国下一步,政府"无解"

伦敦的理财公司Chenavari的巴黎负责人告诉彭博社,"市场反应表明,英国的错误在于,想象英国脱欧可能会释放出一只欧洲'老虎'。"但并没有,英国脱欧暴露并加剧了英国经济的潜在弱点--生产率低、商业投资低、全球竞争力下降,或许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缺乏应对这些问题的战略。

经济衰落背后更大的图景下,英国的政治在脱欧后也处在极度的不稳定中。自2016年至今,英国已经经历了5任首相,混乱程度可见一斑。而每个人都曾在竞选、上任时对英国民众许下承诺,辞职时只留下一个烂摊子。

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几小时后,卡梅伦宣布辞职,一走了之。

曾是"留欧"派的特蕾莎·梅接过公投后的一摊烂局,不得不扛起脱欧大旗。但是接下来的3年里,英国下议院连续3次拒绝梅的脱欧协议。最后在2019年5月24日,特蕾莎·梅宣布将于6月7日辞去保守党领袖,现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