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3周年,英国大败局(6)

2023-02-05 17:29  观察者网

英国民众"买单"

脱欧后的贸易、投资、劳动力下降成为推动英国经济衰落的重要因素,但最终,英国人为之买单。遗憾的民众看到的主要是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不断下降的公共服务和潜在的经济衰退--这些都不是曾在竞选巴士上宣传的。

去年10月,英国通货膨胀率达到11.1%,为41年来的最高水平。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发布的数据,去年12月英国通胀率为10.5%,低于11月的10.7%,虽然是通胀连续第二个月放缓,但仍然保持在两位数。

英国通胀 图源:纽约时报

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通胀的最大推手是能源价格的上涨,这导致家庭电费和煤气费更加昂贵。英国统计局上月表示,12月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波动因素的核心通胀率维持在6.3%。食品价格、酒店和餐馆价格的上涨抵消了汽油和服装价格的下跌,服务价格比前一个月上涨得更快。

另一份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的三个月,英国平均工资同比增长6.4%,是疫情封锁后有记录以来的最快增速。但即便如此,工资仍未能跟上通货膨胀的步伐。《纽约时报》认为,英国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工资缓慢增长之后,尤其是公共服务人员的工资增长缓慢,消费能力的丧失是英国各行各业罢工浪潮的部分原因。

2月1日,英国有50万人开始罢工,其中包括教师、公务员以及火车司机等。罢工的原因是大臣们继续拒绝工会提高公共部门薪酬的要求。

这是英国1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罢工,影响非常广泛。英国全境内,参与罢工的有来自120多个政府部门的10万名公务员,以及数以万计的大学讲师和铁路工人。

据悉,下周,护士、救护车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紧急呼叫处理人员和其他医疗工作者将举行更多的罢工,。罢工者要求高于通货膨胀率的加薪,以支付飞涨的食品和能源费用。他们说这让他们感到压力,感到自身价值被低估,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