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埃隆·马斯克此前已经表示,特斯拉将会选择降价这条路。2022年12月22日,埃隆·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他倾向于在不让公司面临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增长,通过降价来增加销量。
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特斯拉此次降价的原因,还包括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超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速。根据特斯拉公开信息,特斯拉上海工厂在2021年的产能为48万辆,在2022年完成改造升级后,工厂的产能已经提升至110万辆,增幅约为127%。当订单量无法与高产能互相匹配时,持续运转的工厂需要维持成本,通过降价可以进一步刺激订单销量。
新能源车企展开新一轮角逐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的影响,进入2023年后,除了比亚迪、奇瑞新能源以及长安深蓝等十几家新能源车企以外,大众、宝马等合资车企也都向上调整了旗下部分新能源汽车售价。而特斯拉在此时选择降价,是否会对其他车企造成压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的蔚来ET5、问界M7、零跑C11、哪吒S、小鹏P7等车型,价格区间基本与Model 3、Model Y国产车型重合。
某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特斯拉率先宣布降价,将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3年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虽然能让此后购车的消费者享受到实惠,但对部分利润较小的车企而言无疑是"毁灭性打击"。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特斯拉这次降价在情理之中。特斯拉在2023年的首次降价,主要归因于成本降低。特斯拉市场规模大幅提升,故而导致成本下降,自然就应该降价。
申港证券发布的汽车行业研究周报提出,为应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出,特斯拉、奔驰等外资车企选择降价以提升市场份额;对于销量KPI完成较好的自主品牌,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到期问题,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车企选择提价以保障自身利润。
而对于目前销量不及预期或仍致力扩大市场份额的车企来说,现阶段仍不敢轻言提价。总体而言,补贴退出,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慢慢走向成熟,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与市场主流的传统燃油车展开正面竞争,新能源车企将进入新一轮优胜劣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