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能源低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十年来,中国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碳汇增长7.3%,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十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
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按我国现行农村贫困标准(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生活水平在2300元以下)测算,2012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9899万人,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平均每年减少123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20年的零,平均每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0.6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如今,从越南到菲律宾,再到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远播五大洲近70国,不断推动各国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公共产品
中国积极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
中国积极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改革落实,倡导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亚投行、新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带头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七年来,亚投行"朋友圈"不断扩大,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全球六大洲的105个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方还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一道发起"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一道倡导建立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承诺加大对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投入。
这些年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更加明朗清晰--巍巍巨轮正在以昂扬奋发的姿态乘风破浪、稳步前行。
策划:黄庆华曹晓轩邵香云
记者:刘惟真
制图:孔唯千牧小湘
编辑:张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