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冲击和原材料压力下仍能取得亮眼业绩,伯克希尔·哈撒韦出售持股不免让人感到不解。美国汇盛金融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凯丰表示:"巴菲特减持比亚迪的决定有多重原因,既有巨大浮盈后获利了结,也有规避风险的考量。"
投资公司Smead Capital Management总裁Cole Smead也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随着比亚迪的发展,伯克希尔从持股中获益良多,而且赚了很多钱,看着它一直在成长,而且现在基于公开市场给出的价格,他会说:我想套现把钱挪到其他地方去。"
据悉,11月下旬,在巴菲特出手比亚迪股票的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大举加仓了日本市场的5只股票,包括伊藤忠商事、丸红、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和住友商事,增持比例均超过1%。增持之后,对5只股票的持股比例处在6.21%~6.75%。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比亚迪年内业绩大概率还将创新高,但不意味着公司完全没有风险"。
首先,在估值层面。广发证券(香港)分析,从市盈率指标看,比亚迪估值从2020年后脱离历史中枢,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其行业地位、未来增长预期等方面进行了价值重估。但比亚迪当前的估值水平缺乏安全边际,广发证券(香港)建议投资者谨慎。
其次,上游原材料降价,纯电产品竞争力增强。一直以来,比亚迪销量的一半都是混动产品,而混动产品由于携带的电池容量较低,因此价格上更有竞争力。但是,随着锂电上游原材料价格趋于下降,纯电车型的竞争力将逐步增强。
再次,车企之间竞争将更加激烈。比亚迪通过率先打出"超级混动"概念,赢得了众多油车消费者的青睐。但今年下半年开始,包括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传统车企,都在15万元的价格区间推出了相关的竞品车型,与比亚迪形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