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首站深圳参访后,代表团还将前往广州,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并与中山大学师生交流,此外,还将参观位于中山市翠亨村的孙中山先生故居纪念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正是为纪念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园中存有1912年陵园初建时,孙中山先生亲手种植的松树。此前,中国国民党也曾多次在此组织拜谒活动。
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同样是连接两岸共同回忆的重要地点。建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今年正值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马英九此时率团参访,也具特殊历史意义。
今年同样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代表团选择参访这所由孙中山先生创建的高校也颇具深意。直新闻注意到,台湾高雄的中山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同源而生,外界期待,参访团此行能扩大两岸青年交往。
事实上,广东还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也是台商在陆投资设厂的重镇。据统计,在粤台商、台胞就有近30万人。马英九此前就曾为广州市的台协题词,外界也同样期待,参访团此行能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九龙出生的马英九虽然在台湾长大,但完全能听得懂广东话,甚至还能讲上几句。在此前的采访活动中,马英九还会专门跟来自广东或者香港的记者聊几句粤语。就在今年春节,马英九还用广东话和大家拜年。
"重头戏"
率团参加"甲辰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及首次踏上北京被台媒称为马英九此行的"重头戏"。按照计划,参访团将于4月3日晚间抵达陕西,并于4日上午参加祭祀活动。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也是中华民族的血亲始祖。每年清明时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溯源、寻根、凝心、铸魂"的传统盛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的华侨华人到访祭拜黄帝陵。
近年来,包括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夫人连方瑀、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新党前主席郁慕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台湾知名人士都曾率团到黄帝陵谒陵祭祖。
2009年4月,马英九在台北遥祭黄帝,是1949年后第一位主持遥祭黄帝陵典礼的台湾当局领导人。8年任内,马英九曾六度参加遥祭黄帝陵典礼。观察指,马英九此行跨越海峡,突破空间界限,来到陕西黄帝陵,实地拜谒黄帝、祭祀祖先,终可一偿宿愿。同时,对于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匡宇认为,去年马英九回湖南祭祖,今年赴陕西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是从"小家"到"大家"的升华,是对于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的追思、缅怀与继承。刘匡宇还对直新闻分析,台湾的"独派"势力经常被批数典忘祖,就是因为他们在国族认同上出现偏差。此次马英九谒陵祭祖,将有助于从法理法统上,从历史根脉上,再度确认重申,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马英九先生此次率领台湾的青年学生去祭祖,特别是在他们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阶段,让他们去对于共同的两岸的共同的人文始祖,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传承、国族认同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认识,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刘匡宇说道。
4月7日下午,参访团预计抵达北京。据悉,在京期间,除了前往北京大学参访交流外,也会参观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另外还将参观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及"鸟巢"(国家体育场)。
4月11日上午,全团将搭乘国航CA-185班机,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返台湾,结束此次参访行程。
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柯志恩认为,马英九已经没有任何官方的职位,他领头去做两岸的交流对话是非常合适且有益的。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赖士葆则指出,岛内有超过60%的人支持马英九这一趟"和平之旅"。"民进党应该很清楚,他们做不到的两岸的对话,马英九替他们做了。"
台湾地区前外事官员介文汲也相信马英九此行会成果丰硕,"为寻求和平而去,我想这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符合两岸所有人民的利益,会在两岸人民间获得普遍的支持跟欢迎,这就是最重要的"。
香港"中评社"分析了马英九再访大陆的四个意义:一是传递两岸和平讯息;二是寻回两岸认同;三是以马英九个人来说,展现了有意承担两岸和平使者大任的决心;第四则是帮助国民党重新擦亮"两岸沟通管道"金字招牌。
刘匡宇也认为,马英九在蓝营有着非常高且非常特殊的政治地位,当他的访问取得较大成功的时候,就可以激励国民党党员以更积极的姿态,在更宽松的氛围中,投身到两岸交流中。"这将会是比较好的探路和铺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