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尔遇袭前,乌军使用美制弹道导弹袭击俄卫星通信站

2024-06-25 14:30  观察者网

综合外媒报道,乌克兰上周六(22日)袭击了位于克里米亚维蒂诺的NIP-16深空通信站,这是乌克兰周末对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上发动的两次袭击之一,另一次为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袭击,至少4人死亡、超150人受伤。

据"战区"(The Warzone)网站当地时间6月24日报道,俄乌双方的消息人士透露,两次袭击使用的都是美国援助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

遇袭通信站约有20个雷达天线,其中一部分以8个一组的阵列排布。"战区"获得的低分辨率卫星图像显示,通过对比6月22日与24日的图像,能够发现该设施出现了被袭击的痕迹。

遇袭卫星通信站6月22日与24日卫星图像对比("战区"网站)

然而,他们表示很难通过低分辨率图像判断具体损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设施的一片空地上与两个8天线阵列之间出现了燃烧的痕迹,同样痕迹还出现在天线阵列的北部与东部。

"战区"指出,因为无法得知具体的损坏程度,现在还很难直接确定这是否是集束弹头ATACMS造成的。如果属实,雷达天线上将会布满弹片。

在袭击当天,据称拍摄该设施燃起大火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资源管理火灾信息系统(FIRMS)证实通信站地区发生了火灾。

通信站区域袭击后的FIRMS系统截图(NASA)

据乌克兰军事新闻(Militanaryi)报道,该设施现正式称为第40独立指挥和测量综合体,是俄罗斯空天军蒂托夫测试和空间系统主控制中心的一部分,建于冷战期间用于跟踪俄罗斯的太空发射。

Russian Spaceweb.com资料显示,该设施的建设始于1960年,并于1961年2月首次投入使用,保障金星1号探测器任务,在苏联的火星、金星和月球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从1967年到1975年,距离本次袭击直线距离约15公里的叶夫帕托里亚基地,一直是重要的航天任务控制中心,直到1975年任务转移到莫斯科附近。

据乌克兰防务快报(Defense Express)报道,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前,乌克兰国家航天器控制和测试中心就位于该设施。2014年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后,将其移交给空天军,开始现代化改造。

报道指出,截至2017年升级仍在进行中,该中心已收到10套新系统。按照最初计划,重建一架射电望远镜约花费18亿卢布,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约2800万美元。

据《基辅邮报》报道,该设施现用于"针对中东、非洲和西南亚的弹道导弹早期预警"。

对于该设施的用途,"战区"网站援引奥斯陆大学专家法比安·雷内·霍夫曼(Fabian Rene Hoffmann)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该设施并没有用于天基预警卫星数据下行的迹象,因此其作用不是导弹防御。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该设施用于维护与控制包括格洛纳斯(GLONASS)定位系统在内的卫星。霍夫曼表示,"这对我来说很合理,也解释为什么它会成为乌克兰的优先目标"。

"战区"网站指出,无论该设施发挥什么作用,乌克兰都认为其对俄罗斯战斗力足够重要,值得使用远程打击武器。

这不是近期乌克兰第一次袭击俄罗斯空天设施。上个月,乌克兰袭击了俄罗斯西南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沃罗涅日-DM战略预警雷达站,袭击后卫星图像显示雷达大楼附近有大量碎片,社交媒体图片也确认两栋雷达大楼外墙出现多个大洞。

遇袭后的沃罗涅日-DM雷达站(X)

当时,对于雷达站的袭击引起了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震惊。该组织的一名董事汉斯·克里斯汀森(Hans Kristensen)在"X"上转发雷达站遇袭新闻时写到:"乌克兰袭击俄罗斯作为核基础设施的早期预警雷达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在他看来,"(雷达站)和轰炸机、一般军事基地是不同的,因为后者是用来攻击乌克兰(而前者不是)"。

在通信站之后,乌克兰又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了导弹袭击,一发导弹遭俄军防空火力打击落入城区,造成四人死亡与包括两名儿童在内的约150人受伤。事后,俄罗斯政府召见了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指责美国要为袭击负责,因为美国提供了武器、情报与设定了目标。美国方面也驳斥了这一说法称,乌克兰自己决定武器如何使用。

"战区"网站指出,去年以来,乌克兰一直在尝试打击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防空和雷达系统,比如S-400防空导弹系统阵地。克里米亚西部海岸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致盲该地区的传感器和防空系统将使乌克兰远程无人机和导弹更易突防。

据报道,为了应对美援乌的弹道导弹威胁,俄罗斯现已在克里米亚南部部署了一套S-500反导系统。鉴于本次ATACMS的成功突防,乌克兰似乎正在克服S-500的能力,利用其局限性,或者在其有效反导射程之外进行攻击。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