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市发放育儿补贴,如何缓解“生育难”?(2)

2023-09-07 11:33  澎湃新闻

在户籍制下,地方财政仍以户籍人口作为管理/服务对象。而政策主要面对二孩或三孩家庭,也有财政预算的考虑。对象覆盖至一孩家庭的温州,育儿补贴数额相对较低(一孩1000元/二孩2000元/三孩3000元),而在只激励二、三孩家庭的城市,补贴数额更高(如常山县为二孩、三孩3年补贴分别为15000、30000元),福利项目也更丰富。在一定预算计划内,补贴力度和补贴范围呈现反比。

但从激励生育的角度,对一孩生育的政策性忽略可能不利于人口"基本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认为,中国一孩生育率从2019年的0.7下降至2022年的0.5,一孩生育的萎缩和推迟是拉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

各城市地方的生育支持政策均以现金补贴、补助(育儿、生育、托育等)为主,同时辅以居住、就学、交通和旅游福利。在联合国人口基金报告《应对低生育率的政策:有效性如何?》(以下简称《报告》)中,这均属于财政转移现金补助一类。

《报告》指出,定期现金转移补助对阶段性生育率产生小而积极的影响,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育时间,但较难影响生育数量变动。一次性生育补助会使终身生育率有些许提高,但不太可能大规模地影响生育行为,且通常难以持续很长时间--该类政策在澳大利亚、加拿大魁北克和西班牙均最终叫停。即使是数额较大的现金补助,也只能覆盖儿童抚育费用的一小部分,这类生育补助主要影响是教育程度较低或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

从生育支持政策的内容看:

减缓生育率下降,必不可缺的举措是广泛、可及、高质量的托育服务,特别对于3岁以下幼儿的托育服务。

《报告》认为"良好儿童托育体制"对儿童托育质量、费用和开放时间三方面都有要求。这在瑞典、挪威显著缓解了生育率的下降。另外,近年儿童托育扩张规模最大的国家是韩国,政府的儿童托育开支从2000年占GDP的 0.1%升至2014年的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