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男士剪发价格一般都在20元左右,可小李剪发却足足花了2万元,他想找相关部门要个说法,可有关部门却说价格是正常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湖州吴兴区小李的身上,小李今年19岁,是一名老实本分的外卖员,母亲也和他一样靠送外卖维持生活,小李一个月工资差不多是5000元,母亲工资要比他低些。母亲为了理发方便,在一家美发店办了张价值300元的会员卡,会员每次剪发价格为20元。某天小李送完外卖后,想着去剪一个干净利落的头,便去到了母亲办卡的那家店,谁知本想简单剪发的他,在店员的推荐下迷迷糊糊花出去2万元,这些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店员在给小李剪过发后,告诉他他的头皮不太健康,容易发炎化脓,建议他做一次头皮护理,而且最近店里在做活动,他做完头皮护理后还会赠送他一个豪华做脸大礼包,价格为700元。小李思考了一下,想着偶尔捯饬自己一下也是应该的,而且价格也没有到自己不能接受的地步,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他怎么能想到这一糊涂正好掉进了商家的套路里,后面还有更大的网等着他。
小李舒服享受完头皮护理服务以后,向店员询问价钱,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个头皮护理竟然花了他3000元,他赶忙去问为什么,做之前说好价格是700元的,怎么一下翻了4倍还多。店员跟他解释道,700元是头皮护理费,不包括他用的清理药膏钱,他的头皮螨虫太多了,一支药膏根本不够用,多出来的钱都是小李用的药膏费,具体用了多少支,小李自己压根不清楚,糊里糊涂就花出去3000元。小李这时候想着,钱肯定是要不回来了,但还有一次赠送的洗脸服务呢,不用的话就白白便宜他们了,于是提出要把赠送的洗脸服务用了。

在洗脸的过程中,店员一直和小李说他脸上的螨虫太多了,很是影响美观,可以用药膏进行清理,又开始了他们的推销,店员和他说药膏是免费的,让他试一试,小李一听免费的,这便宜得占,于是让店员给他试一下,试过后小李感觉还不错,让店员帮他把脸上的螨虫处理干净,店员说免费的药膏已经用完了,想要继续除螨得买药膏了,也就100元,小李想了想让店员自己看着办。螨虫处理干净了,店员又说小李脸上黑头有点多,可以趁着今天搞活动一并处理了,价格是38元,小李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38的价格自己也尚且可以接受,于是接受了店员的建议,将脸上的黑头也一齐清理了,豪华洗脸套餐就这样豪华结束了。

不懂得拒绝实在不是一件好事,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直截了当的拒绝,直接回答不需要这三个字是最有效的,后面不需要加上理由,因为如果你给了理由,会让人觉得你其实在跟他们谈判、在讨价还价,那么对方就会觉得是他们解释的还不够到位,经过话术培训的他们一定会针对你的理由更加卖力地说服你,然后你又会反驳他们,形成循环,从而变成我们经常碰到的令人头大的境况。
所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给出这三个字,想要再优雅客气一点的,就加上"谢谢"二字,如果他们问你"为什么不需要呢?"其实就是想引导你回到我上述的那一套逻辑中,而你只需要继续保持微笑并回答说:"不需要就是不需要啊,哪有为什么",对方就知道你是真的不感兴趣,从而不再自讨没趣了。
等小李去结账时,账单上面的价格却着实把他吓了一跳,一共是11000元。他仔仔细细查看账单才知道,38元是一颗黑头的价格,他一共清理了七八十颗,清理黑头用了他将近4000元,这样算下来,他的豪华洗脸套餐一共花费了7000元,剪头发加上护理共计3000多元。事后记者问他,在他清理黑头的过程中,店员有没有告知他38元是一颗的价钱,小李含糊其辞,说他也想不起来了,他只记得一开始免费给他清理了几颗,后面发生了什么他也忘记了,当时的他好像一个提线木偶,店员说什么他做什么,全然没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也是等到最后看账单时才恍然大悟自己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可是对于一个一月只挣5000元的外卖员来说,11000元实在难以承担,眼见小李掏不出这么多钱,店员又开始给他出主意了,店员说最近在会员卡里充值可以享受一折的优惠,也就是说他今天的消费只需要1000多元,小李听后高兴坏了,1000多元他还是拿得出来的,但是套路还在后面等着他,店员跟他说也不是随随便便充点钱就能享受,必须今日充2万元才能享受一折服务,小李听完傻掉了,但是不给钱也走不出理发店,被逼无奈,小李只得掏了2万元才得以离开。
回到家后的小李把事情前前后后跟母亲说了一遍,母亲说他被骗了,他赶忙联系了记者,在记者的陪同下,小李又回到了理发店,可是店员将记者和小李拒之门外,不愿意接受采访,店员态度恶劣的告诉记者,他们和小李已经通过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在协商中了,而且小李所有的花费全部都是他自愿的,没有人逼他。店员还说记者是最会断章取义的,他们之间的事情他们自己处理,不需要记者掺和进去。刚巧这时店长出现了,可是无论记者和小李怎么叫店长,店长都毫不理睬,不想解释。店员说小李要想进行协商,只能他自己进入理发店,记者不能跟随,小李不同意,店员便大门一关,再不露脸。

正值中午时分,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正在午休,无人处理此事,无奈之下记者只得打电话给有关部门,希望他们可以查个清楚,但是记者等了两个小时也没有人回应他,他只得再跑一趟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事情已经查清楚了,理发店没有问题,他们店里的服务都是明码标价的,证件齐全,不存在欺瞒顾客的情况,还给记者看了理发店发去的价目表,从剪发到头皮护理再到护肤,每一项的价格都清楚的写在了价目表上,但是其中黑头的那一项引起了记着的注意,他看到黑头项目上面标着的价格是380元一次,可后面又贴上了38元一颗的贴纸,而且明显可以看出,这张贴纸是刚刚补上去的。小李花费1000元却让充值2万元也很不符合常理,记者又打电话给了商务部门,商务部门说他们也正在进行核实中,等核实结束后,会给小李一个交代。
那如果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当理发师在理发的过程中询问是否要稍微"做一做""整一整"头发时,一定要提起十二万分的注意,询问清楚究竟是什么服务,是否要另外收费。很多同学就是在"整一整"的过程当中被半强制得进行了如烫头、护理等服务,原计划几十元的消费瞬间变成了数百甚至上千元。因此,在遇到理发师用模糊的语句企图瞒天过海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询问,觉得有问题的时候应立即拒绝。

还有一种就像文中的小李一样,店员说"你的发质有点不好,可能会引发毛囊炎"这类语句,诱导同学们购买护理服务。然而动辄数百元的护理服务实际上并不能完全避免毛囊炎的发生。实际上,只有医院才能诊断是否真的得了毛囊炎并进行有效治疗,一般的理发店并没有这类技术,他们只是希望同学们进行更大额度的消费。
"理发店这些'强买强卖'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武高汉说,理发店主要存在三种违规或违法情况,"首先,广告宣传是经营者的自由,但看不看广告、信不信广告是消费者的自由。一些理发店在不征求消费者意见的情况下一直游说,甚至消费者已明确拒绝后仍不停推销,涉嫌强制广告宣传。其次,更加严重的情况是,消费者不办卡,有些店'不放弃',拖着顾客不让走,这是涉嫌强买强卖的行为。第三种情况是以各种谎言、借口欺骗消费者办卡、消费,这属于欺诈行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欺诈应当退一赔三。在法律上,这个规定非常清楚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