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即将全面换装,未来5年是关键,至少500架战机要退役。

2023-10-27 10:37  今日头条

中国空军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挑战--大约500多架战斗机即将到寿,需要进行替换。这些即将退役的战机中包括二代机歼-7和歼-8系列,以及三代机歼-11和苏-30MKK。这些飞机的服役时间已经超过20年,而且它们的性能已经严重落后,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因此,替换这些战机是中国空军面临的紧迫任务。首先,让我们来看二代机歼-7和歼-8系列。最新的歼-7G型于2006年开始服役,到目前已经17年了。而最新的歼-8F是2010年左右开始服役的,也已经服役13年。这批飞机加起来大约有200架,在接下来的5年内将陆续到期退役。然而,由于这些战机已经严重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求,因此也没有升级延寿的必要。

即使是能够发射主动导弹的歼-8F,也已经落后于时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三代机歼-11。90年代引进的苏-27已经基本退役,而1998年至2005年生产的105架歼-11目前也已经服役了大约20年(部分超过了20年)。只有通过中期的升级才能让这些战机坚持到现在。然而,由于这批歼-11处于早期三代机水平,而且寿命所剩无几,升级看起来已经没有必要。从最近几年主要升级歼-11B的情况来看,可以看出空军已经不打算再继续投入资源升级这些老旧的歼-11了。歼-11BG的出现,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提升歼-11B机队的战斗力。除了歼-11,还有一批苏-30MKK战机也即将到寿。

这些重型战斗轰炸机在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空军对地战术打击的核心,因此使用强度非常大。在本世纪初服役的73架苏-30MKK中,已经损失了3架,剩下的机体也在接下来的5年内将面临退役。苏-30MKK可以说是中国空军战术打击的绝对核心。此外,还有一种战斗机也即将到寿,那就是从2004年开始服役的歼-10。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服役的歼-10,在接下来的5年内也将进入服役生涯的末期。如果按照当初的服役速度(约每年24架),那么大约还有150架左右的歼-10也需要被替换。2010年服役的歼-10A也到了服役生涯的末期。综上所述,未来5年中国空军将面临至少500多架战斗机的替换压力。

替换这么多的战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耐心。然而,这也是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通过更新换代,空军可以提升作战能力,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因此,政府和军方应该加大投入,加快战斗机替换的进程,确保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最后,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战斗机替换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期待读者们的评论和讨论。每年生产100架新战机,这是中国空军换装计划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背后有着巨大的压力来源:产能和成本。产能问题主要来自于战机的生产厂商成飞和沈飞。目前,每年两家公司的产能在50架左右,总产能达到100架。

看起来,这已经满足了空军换装的需求。但是,海军也有换装需求。海军的苏-30MK2(24架)、老式飞豹(48架左右)已经到了服役末期,而且海军还要扩充舰载机部队,需要大量的歼-15。这样算起来,总产能就不够了。为了解决产能问题,成飞之前已经把歼-10的部分生产任务转移到了贵飞,这样就有了3个厂可以生产战斗机,弥补了产能的缺口。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空军新服役的战斗机有三个型号:歼-20、歼-16和歼-10。这三型战机采用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价格昂贵。航电系统是现代战斗机成本的大头,这三种飞机的性能非常出色,价格也非常高。

空军还需要替换其他飞机,如轰炸机、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等,这些也需要大量的财力和军费支持。总的来说,空军的换装计划面临着产能和成本的双重压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政府、军队和产业界等。